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方法研究--以南部县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前言第7-8页
第1章 城镇土地定级相关知识介绍第8-19页
   ·城镇土地定级的目的、概念与意义第8页
   ·理论基础第8-12页
     ·土地区位的理论第9页
     ·地租的理论第9-11页
     ·级差收益的理论第11-12页
     ·经济统计的理论第12页
   ·城镇土地定级的原则第12-13页
     ·综合分析的原则第12页
     ·主导因素的原则第12页
     ·地域分异的原则第12页
     ·级差收益原则第12-13页
     ·定级与估价相结合的原则第13页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第13页
   ·土地定级估价方法与程序第13-19页
     ·城镇土地关于定级的方法第13-14页
     ·城镇土地定级基本程序第14-17页
     ·城镇土地定级技术路线及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方法研究第19-35页
   ·概述第19-21页
     ·概念及内涵第19页
     ·以价定级的理论分析第19-21页
   ·以价定级技术途径分析第21-22页
     ·以市场样点资料插值为手段实现第21页
     ·以地价区段聚类为手段实现第21-22页
     ·两种实现手段的对比分析第22页
   ·地价区段聚类划分土地级别的技术路线第22-24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技术框图第23-24页
   ·地价区段聚类划分土地级别的技术方法第24-35页
     ·地价区段的划分第24页
     ·样点地价的调查第24-26页
     ·样点地价的测算与修正第26-33页
     ·检验样点地价第33-34页
     ·地价区段价格的确定第34页
     ·地价区段的聚类分析第34页
     ·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以及最终确定第34-35页
第3章 “以价定级”实证研究-以南部县为例第35-49页
   ·项目区概况第35-37页
     ·南部县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第35-36页
     ·定级范围确定第36-37页
   ·地价区段的划分第37-39页
     ·地价区段划分原则与方法第37页
     ·地价区段划分结果第37-39页
   ·样点地价的调查、测算与检验第39-44页
     ·调查结果第39-40页
     ·测算方法及关键参数的确定第40-44页
     ·样点地价的检验第44页
   ·地价区段价格的确定第44-45页
     ·地价区段价格确定方法第44-45页
   ·地价区段聚类分析第45-47页
     ·地价区段聚类分析方法第45-46页
     ·地价区段聚类分析结果第46-47页
   ·南部县城区以价定级结果第47-49页
     ·南部县城区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第47页
     ·南部县城区土地级别的确定及结果第47-49页
第4章 “以价定级”成果与传统土地定级方法成果对比分析第49-64页
   ·传统土地定级方法介绍第49页
     ·传统土地定级概述第49页
     ·传统土地定级方法介绍第49页
   ·南部县传统土地定级成果的介绍第49-59页
     ·确定定级因素体系及权重第49-55页
     ·划分定级单元第55-56页
     ·土地级别划分结果第56-59页
   ·两种定级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第59-64页
     ·土地级别分布范围的差别分析第59-62页
     ·土地级别面积的差异第62页
     ·形成差异的原因分析第62-64页
第5章 结论第64-65页
   ·研究意义第64页
   ·创新与不足第64页
     ·创新点第64页
     ·不足的地方第64页
   ·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化的地方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城市化进程的评价方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