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一、导论 | 第6-8页 |
(一)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二)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 | 第8-23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2页 |
1. 公共服务 | 第8-9页 |
2. 基本公共服务 | 第9-11页 |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1-12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1. 均等化是福利经济学和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 | 第12-14页 |
2.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义 | 第14-16页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 第20-23页 |
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意义 | 第20-21页 |
2.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意义 | 第21-22页 |
3. 成都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三、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23-43页 |
(一) 成都市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1.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 第23-24页 |
2. 成都市经济状况 | 第24-25页 |
(二) 成都市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 第25-34页 |
1. 成都市义务教育总体状况 | 第25-26页 |
2.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3. 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三) 成都市基础医疗卫生均等化现状 | 第34-39页 |
1. 成都市基础医疗卫生的总体状况 | 第34-35页 |
2. 城乡基础医疗卫生均等化程度分析 | 第35-36页 |
3. 地区之间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程度分析 | 第36-39页 |
(四) 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现状 | 第39-42页 |
(五) 成都市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分析 | 第42-43页 |
四、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因素分析 | 第43-52页 |
(一) 二元公共服务体系 | 第43-46页 |
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 第43-44页 |
2. 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系 | 第44-45页 |
3. 农民决策权的缺失 | 第45-46页 |
(二) 成都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 | 第46-48页 |
1. 成都市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第46-47页 |
2.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经费匮乏、来源单一 | 第47-48页 |
(三) 政府投入向公共服务领域的转变尚未改变 | 第48-49页 |
(四) 现行的财政制度不够完善 | 第49-51页 |
1. 事权与财力的不对等 | 第49-50页 |
2. 转移支付效应的非均衡性 | 第50-51页 |
(五)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设定及其法制化滞后 | 第51-52页 |
1. 缺乏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 第51页 |
2. 现存公共服务体系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51-52页 |
五、推进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 第52-61页 |
(一) 转变各级政府职能 | 第52-55页 |
1. 从经济型政府转变为社会型政府 | 第52页 |
2. 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 第52-53页 |
3. 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 | 第53页 |
4. 从权利型政府转变为民主型政府 | 第53-54页 |
5. 从利益型政府转变为责任型政府 | 第54-55页 |
(二)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决策参与机制 | 第55-56页 |
(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创新 | 第56-57页 |
1. 厘清各级政府间事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整体效率 | 第56页 |
2. 确保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力相适应 | 第56-57页 |
3. 构建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 | 第57页 |
(四) 制定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法制化进程 | 第57-58页 |
1. 制定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 第57-58页 |
2. 推进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制化进程 | 第58页 |
(五) 全面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58-61页 |
1. 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 | 第59页 |
2. 实施公共卫生均等化 | 第59页 |
3. 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