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一位儒臣的政治诉求--张之洞政治改革思想的嬗变

前言第1-11页
 一、选题旨趣第7页
 二、研究动态第7-10页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第10-11页
第一章 以吏治为核心的体制内改革第11-20页
 第一节 “通经为世用”第11-14页
  一、“廉惠”世家第11-12页
  二、“通经为世用”第12-14页
 第二节 治民必治吏第14-20页
  一、整顿吏治 惩治腐败第14-16页
  二、“为治以得人为要”第16-19页
  三、“修政必自纳言始”第19-20页
第二章 传统政治改革的困境和出路第20-32页
 第一节 对传统政治改革的反思第20-28页
  一、在愤恨中“阴图自强”第20-22页
  二、“日夕谋兴革”第22-28页
 第二节 《劝学篇》对政治改革方向的定位第28-32页
  一、“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第28-29页
  二、开议院“今非其时也”第29-30页
  三、认同于“君民共主”第30-32页
第三章 从体制内改革到“仿行上议院”第32-41页
 第一节 政治民主化改革目标的提出第32-36页
  一、愤恨“群昏”误国第32-33页
  二、“仿行上议院”和“公举”各级官吏第33-36页
 第二节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政治改革思路第36-41页
  一、统治思路的调整第36-37页
  二、在除旧布新中消除积弊第37页
  三、简化操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第37-38页
  四、司法与行政分离己见端倪第38页
  五、废除科举制度和推动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第38-41页
第四章 “深盼立宪之局之必成”第41-53页
 第一节 奏请预备立宪第41-45页
  一、奏请原因浅析第41-43页
  二、奏请立宪第43-45页
 第二节 “深盼立宪之局之必成”第45-53页
  一、“外官改制,窒碍万端”第45-49页
  二、“立宪实行,越速越妙”第49-51页
  三、“总以定准年限为是”第51-53页
余论第53-58页
 一、及时调整心态,争取改革主动第53-54页
 二、坚持改革与社会环境的统一第54-58页
主要参考资料第58-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CO的贝叶斯网结构学习与应用
下一篇:图的定向染色和平方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