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机理建模 | 第11页 |
| ·统计建模 | 第11-15页 |
| ·混合建模 | 第15-16页 |
| ·PLS 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 ·线性PLS 方法 | 第17-21页 |
| ·非线性PLS 方法 | 第21-24页 |
| ·动态PLS 方法 | 第24页 |
| ·递推PLS 算法 | 第24-26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部分最小二乘方法 | 第28-36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PLS 方法概述 | 第28-32页 |
| ·PLS 与PCR 的比较 | 第32-35页 |
| ·拟合性能 | 第33-34页 |
| ·几何解释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正交信号修正及部分最小二乘方法 | 第36-45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正交信号修正方法 | 第36-39页 |
| ·OSC 方法 | 第37-38页 |
| ·改进的OSC 方法 | 第38-39页 |
| ·OSC 与PLS 结合的意义 | 第39-41页 |
| ·应用与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非线性部分最小二乘方法 | 第45-55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NLPLS-I 型模型 | 第45-49页 |
| ·QPLS 模型 | 第46-47页 |
| ·NNPLS 模型 | 第47-49页 |
| ·RBFPLS 模型 | 第49-52页 |
| ·仿真研究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递推部分最小二乘算法 | 第55-67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PLS 的核算法 | 第56-59页 |
| ·原始的核算法 | 第56-57页 |
| ·改进的PLS 核算法 | 第57-59页 |
| ·递推部分最小二乘算法 | 第59-62页 |
| ·仿真研究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递推非线性部分最小二乘算法 | 第67-81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递推非线性部分最小二乘算法 | 第67-70页 |
| ·模型的在线预测和更新 | 第70-72页 |
| ·仿真研究 | 第72-80页 |
| ·pH 中和过程 | 第72-77页 |
| ·丙烯聚合过程熔融指数软测量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七章 基于软测量的间歇过程优化 | 第81-94页 |
| ·引言 | 第81-82页 |
| ·间歇过程软测量建模 | 第82-8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83页 |
| ·模型的更新 | 第83-85页 |
| ·批到批优化 | 第85-86页 |
| ·仿真研究 | 第86-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八章 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 | 第94-102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聚丙烯生产工艺简介 | 第95-96页 |
| ·基于操作域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 | 第96-97页 |
| ·模型运行结果 | 第97-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附录 | 第115-11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