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机群监控系统监控信息采集与储存技术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15页 |
·课题简介、意义、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机群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 第15-23页 |
·机群系统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机群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7-18页 |
·机群监控系统组成要素 | 第18-19页 |
·MIPU 简介 | 第19页 |
·MIIU 简介 | 第19-21页 |
·MISU 简介 | 第21页 |
·MPL 简介 | 第21-22页 |
·GUI 简介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MIPU 关键技术研究 | 第23-60页 |
·MIPU 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第23-24页 |
·MIPU 的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MIPU 的功能模型 | 第26-29页 |
·MIPU 的整体结构 | 第26-27页 |
·监控信息的内容 | 第27-29页 |
·常用的MIPU 监控信息采集接口 | 第29页 |
·基于命令行的采集方法评价 | 第29-33页 |
·基于命令行采集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常用命令行工具 | 第30-32页 |
·方法评价 | 第32-33页 |
·基于proc 文件系统的采集方法评价 | 第33-37页 |
·proc 文件系统介绍 | 第33-35页 |
·基于proc 文件系统采集监控信息的体系结构 | 第35页 |
·基于proc 文件系统的采集方法 | 第35-36页 |
·方法评价 | 第36-37页 |
·基于Linux 内核模块的采集方法评价 | 第37-46页 |
·基于Linux 内核模块采集监控信息的体系结构 | 第37-39页 |
·理论基础 | 第39-40页 |
·LKM 开发技术 | 第40-41页 |
·技术难点 | 第41-44页 |
·方法评价 | 第44-46页 |
·MIIU 关键技术研究 | 第46-59页 |
·MIIU 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第46-47页 |
·MIIU 的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MIIU 的功能模型 | 第48-49页 |
·汇集模式评价 | 第49-51页 |
·汇集模型评价 | 第51-57页 |
·汇集协议评价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MISU 关键技术研究 | 第60-71页 |
·MISU 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第60页 |
·MISU 的评价指标 | 第60-61页 |
·储存位置评价 | 第61-65页 |
·分布式储存 | 第61-62页 |
·半集中式储存 | 第62-63页 |
·集中式储存 | 第63-65页 |
·信息储存结构评价 | 第65-69页 |
·面向节点 | 第65-66页 |
·面向监控信息 | 第66-67页 |
·面向信息指标类型 | 第67-69页 |
·持久储存系统接口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原型系统实现 | 第71-89页 |
·原型系统实现环境介绍 | 第71-72页 |
·原型系统整体体系结构 | 第72-73页 |
·MIPU 的实现 | 第73-81页 |
·MIPU 的体系结构 | 第73-74页 |
·MIPU 内核监控信息采集接口的实现 | 第74-79页 |
·MIIU 的实现 | 第79-81页 |
·MISU 的实现 | 第81-86页 |
·MISU 的体系结构 | 第81-83页 |
·MISU 的数据库访问接口的实现 | 第83-86页 |
·部分界面展示 | 第86-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与主要贡献 | 第89-90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科技论文情况 | 第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第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情况 | 第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 第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奖学金情况 | 第96-97页 |
声明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