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问答系统中的问题理解与信息检索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自动问答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自动问答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自动问答系统的核心问题 | 第12-13页 |
·问题理解 | 第12页 |
·信息检索 | 第12页 |
·答案抽取 | 第12-13页 |
·自动问答系统的评价方法 | 第13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虚拟信息顾问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系统框架 | 第16-18页 |
·系统资源 | 第18页 |
·自然语言处理 | 第18-23页 |
·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对象 | 第19页 |
·当代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模型 | 第19-20页 |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研究 | 第20-23页 |
·虚拟信息顾问与传统搜索引擎相比的优势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问题理解 | 第26-44页 |
·引言 | 第26页 |
·问题理解的模块图 | 第26-27页 |
·问题分类 | 第27-31页 |
·疑问词短语分类 | 第28-30页 |
·问题标准型 | 第30页 |
·主题词分类 | 第30-31页 |
·问句扩展 | 第31-34页 |
·问句重写 | 第32页 |
·关键词提取 | 第32-33页 |
·关键词扩展 | 第33-34页 |
·基于计算语言学的问句句型分析 | 第34-42页 |
·汉语疑问句类型及疑问词分析 | 第34-36页 |
·面向问答系统的问句类型库 | 第36-39页 |
·问句类型分析算法 | 第39-42页 |
·问句类型分析程序流程图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信息检索 | 第44-49页 |
·引言 | 第44页 |
·信息检索的三个数学模型 | 第44-47页 |
·布尔模型 | 第44-45页 |
·概率模型 | 第45-46页 |
·向量模型 | 第46-47页 |
·虚拟信息顾问的信息检索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问题理解的实现与评测 | 第49-54页 |
·问题理解模块的设计 | 第49-50页 |
·COM 在问题理解设计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问题理解模块的主要功能类 | 第50页 |
·实验结果及评价 | 第50-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研究工作小结 | 第54-55页 |
·本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 | 第61-62页 |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目录 | 第61页 |
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2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