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引言第9-11页
一、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意义第11-17页
 (一)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第11-13页
  1.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第11-12页
  2.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原因第12-13页
  3. 当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13页
 (二)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第13-17页
  1. 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14页
  2.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职新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14-15页
  3.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顺利完成转变的重要条件第15页
  4.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第15-17页
二、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17-19页
 (一)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第17页
  1. 提高整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第17页
  2. 增强部分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第17页
  3. 解决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第17页
 (二)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第17-19页
  1. 心理品质教育第17-18页
  2. 心理卫生教育第18页
  3. 社会适应性教育第18-19页
三、高职新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及问题第19-28页
 (一) 高职新生的主要心理特点第19-21页
  1. 新鲜感与自卑感并存第19-20页
  2. 放松感与紧张感同在第20页
  3. 孤独感和恋群感交织第20页
  4. 求知欲与厌学心共融第20页
  5. 空虚感与恐惧感共振第20-21页
  6. 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第21页
  7. 希望与失望相伴第21页
 (二) 高职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第21-28页
  1.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问题第22-24页
  2. 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第24-25页
  3. 人际关系及人格中的问题第25-26页
  4. 与恋爱和性有关的不适应问题第26-28页
四、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第28-34页
 (一) 环境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1. 大学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第28-29页
  2. 学校教育的偏离和缺失第29-30页
  3. 家庭环境的影响第30页
 (二) 各种压力的影响因素第30-32页
  1. 社会压力的影响第30-31页
  2. 重要的丧失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31页
  3. 闭锁心理与寻求理解的对撞第31-32页
 (三) 学生个体自身的影响因素第32-34页
  1. 性成熟对性心理的影响第32页
  2. 情绪上的不稳定第32页
  3. 人际关系的困惑第32-34页
五、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34-43页
 (一) 加强规范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管理和教育第34-37页
  1. 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第34页
  2.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第34-35页
  3. 加快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强化心理健康的课堂教育第35页
  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设专兼职强的教师队伍第35-36页
  5.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环境第36页
  6. 建立一整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管理体系第36-37页
 (二) 加强高职新生主体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第37-39页
  1. 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第37页
  2. 培养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第37页
  3. 自觉地调控情绪,学会自娱第37-38页
  4. 调整学习方法第38页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第38页
  6. 克服自卑孤独心理,修养个性品质第38-39页
  7. 消除盲目心态,重构理想目标第39页
  8. 培养独立能力,增强竞争意识第39页
 (三)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第39-43页
  1. 改善社会大环境第40页
  2. 提供国家的法律保障和政策倾斜第40页
  3. 加快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建设第40-41页
  4. 开发专家支持的畅通渠道第41页
  5. 重视经验成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第41页
  6. 开辟学校与家庭的渠道沟通,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损害赔偿研究
下一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