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1章 汇率制度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 第15-27页 |
·汇率制度的分类 | 第15-17页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分类 | 第17页 |
·主要汇率制度内涵及特征分析 | 第17-21页 |
·严格固定汇率制度 | 第17-18页 |
·中间汇率制度 | 第18-19页 |
·完全浮动汇率制度 | 第19-21页 |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21-22页 |
·从应对投机压力和汇率失调双重角度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22-23页 |
·从经济政策协调角度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23-24页 |
·从经济基本面及金融脆弱性角度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24页 |
·从经济冲击干扰源角度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24页 |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的假说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2章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概况 | 第27-39页 |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 | 第27页 |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实际运行安排 | 第27-29页 |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 | 第29-37页 |
·汇率生成机制扭曲 | 第29-30页 |
·外汇市场主体缺失 | 第30-31页 |
·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 | 第31-33页 |
·影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 第33-34页 |
·中央银行外汇储备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 | 第34-35页 |
·单一钉住美元缺乏理论和现实基础 | 第35-37页 |
·助长了不稳定性投机,加大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具体设计 | 第39-71页 |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则 | 第39-51页 |
·吸取众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验——以台湾为例 | 第39-41页 |
·坚持渐进性的改革取向 | 第41-46页 |
·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保持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 | 第46-51页 |
·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汇率制度选择的路径安排 | 第51-70页 |
·短期内,改钉住美元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 第53-58页 |
·中期,随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 | 第58-68页 |
·长期,随资本账户完全放开实行独立浮动汇率制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过程中的配套制度安排 | 第71-84页 |
·改强制性结售汇为意愿结售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71-72页 |
·逐步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 | 第72-74页 |
·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扩大市场广度 | 第73页 |
·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 | 第73-74页 |
·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工具 | 第74页 |
·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 | 第74-76页 |
·中央银行有限度干预 | 第75页 |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 第75-76页 |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76-80页 |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概述 | 第77-78页 |
·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 | 第78-80页 |
·加强和完善外汇监管体系建设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2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