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青藏铁路冻土试验路基内部应变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第13-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监测系统方案设计第18-28页
   ·测试内容及要求第18页
     ·测试内容第18页
     ·测试要求第18页
   ·测点布置方案第18-20页
   ·电源方案第20-21页
     ·电源分配第20页
     ·电平转换第20-21页
   ·其它配套设备介绍第21-23页
     ·MWF1000-p光纤转换器第21-22页
     ·MWF5800-p双环自愈式光端机第22页
     ·测温传感器第22-23页
     ·数据采集仪第23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3-26页
     ·监测系统总体连接框图第23-26页
     ·监测系统各环节功能介绍第26页
   ·本章内容小结及说明第26-28页
第三章 位移测量模块开发第28-46页
   ·CCD基本工作原理第28-30页
     ·光生电荷的产生第28页
     ·电荷耦合第28-29页
     ·CCD输出检测第29-30页
   ·TCD1500C的结构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第30-33页
     ·TCD1500C的结构和性能第30-31页
     ·TCD1500C工作原理第31-33页
   ·用CCD传感器测量冻土变形的方法第33-38页
     ·采用CCD传感器测量冻土位移原理第33-34页
     ·TCD1500C驱动电路设计第34-38页
     ·二值化电路设计第38页
   ·通信接口设计第38-42页
     ·RS-232串行接口简介第39-41页
     ·串行通讯接口设计第41-42页
   ·硬件复位电路设计第42页
   ·变形测量模块软件设计第42-43页
   ·本章内容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设计第46-72页
   ·监测系统智能化改进第46-47页
   ·测试系统供电方案设计第47-51页
     ·定时器集成器件S-8081B介绍第47-49页
     ·循环定时器电路设计第49-51页
     ·定时器工作时间计算第51页
   ·GSM系统简介第51-59页
     ·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概述第52页
     ·GSM系统组成与外部接口第52-54页
     ·SIM卡的有关知识第54-55页
     ·GSM系统的短消息业务第55-59页
   ·GSM通信模块及接口电路设计电路第59-65页
     ·西门子TC35模块介绍第60-61页
     ·TC35模块引脚介绍第61-62页
     ·TC35模块接口电路设计第62-65页
   ·数据接收端硬件介绍第65-68页
   ·智能监测系统框图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72-88页
   ·短消息PDU格式编码及收发指令分析第72-75页
     ·AT指令介绍第72-73页
     ·短消息数据编码发送第73-75页
     ·短消息数据接收第75页
   ·单片机程序设计第75-78页
   ·监测中心软件设计第78-86页
     ·Windows下串行通信API函数第78-81页
     ·Windows下串行通信工作方式第81-82页
     ·从串口收发短消息数据第82-86页
   ·本章内容小结第86-88页
第六章 试验路基冻土变形监测与分析第88-102页
   ·试验路基的自然条件及地质概况第88-89页
     ·试验段地形地貌第88页
     ·试验段气候特征第88页
     ·试验段冻土工程地质特征第88-89页
   ·冻土的变形与温度变化机理第89-93页
     ·冻土路基变形因素第89-92页
     ·影响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第92-93页
   ·冻土路基温度变化第93-96页
     ·冻土的热学性质研究第93-94页
     ·冻土路基的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第94-96页
   ·路基变形、温度监测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路基冻土变形监测第96-98页
     ·温度监测结果与分析第98-100页
   ·小节第100-10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102-104页
   ·研究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11S、7S球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与淀粉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水电站月牙肋钢岔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