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芥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创造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油菜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8-9页 |
·油菜各个种的亲缘关系 | 第8-9页 |
·芸蔓属基因组结构 | 第9页 |
·埃塞俄比亚芥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分子标记在油菜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在芸薹属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分子标记在油菜品种鉴定中的利用 | 第15-16页 |
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技术路线及试验内容 | 第16-19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试验内容 | 第17-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9页 |
·田间杂交试验安排 | 第20-21页 |
·杂种加倍 | 第21页 |
·分子标记分析 | 第21-25页 |
·总D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21-22页 |
·模板DNA的制备 | 第22页 |
·连接反应 | 第22-23页 |
·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 | 第23页 |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3-2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细胞学检测方法 | 第26-29页 |
·气孔观测方法 | 第26页 |
·染色体观察方法 | 第26页 |
·花粉生活力判断 | 第26-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39页 |
·埃塞俄比亚芥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 第29-36页 |
·AFLP分子标记分析 | 第29-33页 |
·形态标记分析 | 第33-36页 |
·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综合分析 | 第36页 |
·埃塞俄比亚芥品种内的遗传变异 | 第36-39页 |
·杂交亲和性分析 | 第39-44页 |
·六倍体杂种(AABBCC)的获得及其细胞学分析 | 第44-49页 |
·杂种的鉴定 | 第44-45页 |
·杂种(ABC)的形态学鉴定 | 第44页 |
·杂种的细胞学鉴定 | 第44页 |
·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 | 第44-45页 |
·杂种的加倍 | 第45-48页 |
·加倍方法及效率 | 第45-46页 |
·加倍植株的染色体观察 | 第46-48页 |
·六倍体植株花粉的育性 | 第48-49页 |
5. 讨论 | 第49-54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49-51页 |
·多态性检出率 | 第49页 |
·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的相关性 | 第49页 |
·本试验中的遗传分类 | 第49-50页 |
·分类和地理起源的关系 | 第50页 |
·埃塞俄比亚芥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 第50-51页 |
·杂交亲和性 | 第51-52页 |
·种质资源利用 | 第52-54页 |
6. 图版和说明 | 第54-5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8.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