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地区超高压变质带深部磁性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8页 |
·选题科学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13-16页 |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现状 | 第14页 |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的动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航空及卫星磁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主要工作量与成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 | 第18-28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8-20页 |
·苏鲁造山带构造特征 | 第18-19页 |
·鲁西—徐淮地块构造特征 | 第19页 |
·苏北坳陷构造特征 | 第19-20页 |
·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 第20-23页 |
·苏鲁造山带变质区 | 第20-23页 |
·鲁西—徐淮地块变质区 | 第23页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3-28页 |
·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 第24-25页 |
·地壳的磁性结构与居里面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航磁和磁卫星数据处理与反演 | 第28-56页 |
·超高压变质带磁异常编图 | 第28-30页 |
·资料来源及精度 | 第28页 |
·航磁△T异常 | 第28页 |
·磁卫星△T异常 | 第28-30页 |
·多尺度磁异常的分离 | 第30-46页 |
·视磁化率的计算 | 第46-52页 |
·磁性体三维欧拉反演 | 第52-56页 |
第四章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结构 | 第56-70页 |
·磁异常特征及分区 | 第56-59页 |
·磁异常基本特征科 | 第56-58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58-59页 |
·断裂构造解释 | 第59-61页 |
·断裂构造推断原则 | 第59页 |
·主要断裂构造解释 | 第59-61页 |
·空间磁性结构特征 | 第61-70页 |
·上、中地壳 | 第61页 |
·下地壳 | 第61-66页 |
·磁性体空间分布 | 第66-70页 |
第五章 苏鲁造山带碰撞的动力学模式 | 第70-75页 |
·苏鲁造山带碰撞模式 | 第70-74页 |
·“立交桥”式空间磁异常分布 | 第70页 |
·地壳深部北西向磁性体 | 第70-72页 |
·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及折返的动力学模式 | 第72-74页 |
·地震层析成像和地球化学的引证 | 第74-75页 |
·地震层析成像的证据 | 第74页 |
·深部岩浆岩及包体的地球化学证据 | 第74-75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75-77页 |
·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