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长荡湖水污染特征及其控制研究

第一章 综述第1-27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24页
  1.2.1 我国湖泊水污染现状第9-10页
  1.2.2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第10-12页
  1.2.3 水环境指标相关性研究与进展第12-16页
  1.2.4 遗传毒理学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第16-18页
  1.2.5 湖泊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进展第18-24页
 1.3 研究内容第2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第二章 长荡湖水污染特征研究第27-67页
 2.1 长荡湖概况第27-28页
 2.2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第28-32页
  2.2.1 污染源调查方法第28-30页
  2.2.2 长荡湖污染负荷统计第30-32页
 2.3 水质监测第32-33页
 2.4 因子分析模型分析长荡湖水质特征第33-44页
  2.4.1 基本原理第33-35页
  2.4.2 长荡湖水污染特征综合分析第35-41页
  2.4.3 长荡湖丰水期水污染特征分析第41-42页
  2.4.4 长荡湖枯水期水污染特征分析第42-43页
  2.4.5 结果分析第43-44页
 2.5 长荡湖富营养化特征研究第44-54页
  2.5.1 藻类与有机污染的相关性研究第45-47页
  2.5.2 藻类与TN、TP的相关性研究第47-51页
  2.5.3 COD_Mn与TP的相关性研究第51-53页
  2.5.4 结果分析第53-54页
 2.6 长荡湖有机污染特征研究第54-59页
  2.6.1 有机污染指标研究第54-55页
  2.6.2 BOD_5与COD_Mn的相关性分析第55-59页
  2.6.3 COD_cr与COD_Mn的相关性分析第59页
  2.6.4 结果分析第59页
 2.7 长荡湖水遗传毒理学特征研究第59-64页
  2.7.1 单细胞凝胶电泳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9-60页
  2.7.2 试验方法第60-61页
  2.7.3 数据统计第61-64页
  2.7.4 结果与分析第64页
 2.8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三章 长荡湖水污染控制研究第67-75页
 3.1 污染源控制第67-69页
  3.1.1 点源治理第67-68页
  3.1.2 非点源治理第68-69页
  3.1.3 湖内源治理第69页
 3.2 生态系统修复第69-72页
  3.2.1 入湖河流的生态修复第69-70页
  3.2.2 湖泊水生植被修复第70-71页
  3.2.3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第71-72页
 3.3 管理措施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75-77页
 4.1 结论第75页
 4.2 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aTi409微波介电陶瓷低温烧结及介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耐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