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一、 本文的写作背景 | 第10-11页 |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目的条款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概述 | 第13-18页 |
一、 创业投资的概念 | 第13-15页 |
二、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三、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目的条款概述 | 第18-21页 |
一、 目的条款概念 | 第18-19页 |
二、 目的条款的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的法理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现状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公司章程目的条款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3-30页 |
一、 权力能力限制说 | 第23-25页 |
二、 行为能力限制说 | 第25-26页 |
三、 内部责任说 | 第26-27页 |
四、 代表权限制说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的法律意义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目的条款外的投资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目的条款外行为效力的历史沿革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目的条款外的投资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 第35-39页 |
一、 第三人为善意时投资合同的法理分析 | 第35-37页 |
二、 第三人为恶意时投资合同的法理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目的条款外的投资合同的预防和救济制度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3-46页 |
一、 现有标准指标设置不合理 | 第43-45页 |
二、 现有标准忽略行业差异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目的条款救济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