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中小功率变频电源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电力电子变频技术 | 第11-12页 |
1.3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4变频电源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1.5论文重要工作 | 第15-16页 |
2变频电源的结构和方案设计 | 第16-25页 |
2.1变频电源结构设计 | 第16-23页 |
2.1.1直接变压变频装置结构原理 | 第16-17页 |
2.1.2间接变压变频装置 | 第17-18页 |
2.1.3电压源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频器 | 第18-20页 |
2.1.4多电平变换器 | 第20-22页 |
2.1.5矩阵变换器 | 第22-23页 |
2.2系统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2.3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主电路的设计 | 第25-31页 |
3.1主电路结构介绍 | 第25页 |
3.2功率元件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1整流电路的设计 | 第25页 |
3.2.2熔断器的选取 | 第25-26页 |
3.2.3滤波器的设计 | 第26页 |
3.3IPM简介 | 第26-30页 |
3.3.1PM25RSB120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 | 第26-28页 |
3.3.2PM25RSB120内置保护 | 第28页 |
3.3.3IPM的使用 | 第28-30页 |
3.4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51页 |
4.1SPWM控制技术 | 第31-36页 |
4.1.1PWM调制法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4.1.2SPWM调制方法 | 第32-33页 |
4.1.3SPWM的约束条件 | 第33-34页 |
4.1.4单极性PWM控制与双极性PWM控制 | 第34-35页 |
4.1.5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 | 第35-36页 |
4.2PIC16F877单片机简介 | 第36-38页 |
4.2.1PIC单片机特点 | 第36-37页 |
4.2.2PIC16F877引脚排列和功能简介 | 第37-38页 |
4.3PWM产生器SA4828简介 | 第38-44页 |
4.3.1SA4828的控制方法 | 第39-43页 |
4.3.2参数计算 | 第43-44页 |
4.4硬件电路抗干扰技术 | 第44-45页 |
4.5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 第45-47页 |
4.6外围电路设计 | 第47-50页 |
4.6.1复位检测 | 第47-48页 |
4.6.2看门狗定时器 | 第48页 |
4.6.3电压检测电路 | 第48-49页 |
4.6.4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49页 |
4.6.5保护电路 | 第49-50页 |
4.6.6辅助电源的设计 | 第50页 |
4.7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56页 |
5.1主程序的设计 | 第51-52页 |
5.2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第52-54页 |
5.2.1保护中断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5.2.2A/D转换完成中断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5.3软件抗干扰技术 | 第54-55页 |
5.3.1软件陷阱技术 | 第54页 |
5.3.2“看门狗”技术 | 第54-55页 |
5.4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系统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 | 第56-59页 |
6.1仿真结果 | 第56-57页 |
6.2试验结果 | 第57-58页 |
6.3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