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陶瓷刀具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5-16页 |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概述 | 第16页 |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6-19页 |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增韧补强机理研究 | 第19-25页 |
·多元多尺度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 | 第25-26页 |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研究现状 | 第26页 |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思想 | 第29-46页 |
·概述 | 第29页 |
·多尺度配比利于致密化原则 | 第29-33页 |
·多元多尺度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显微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多元优势互补原则 | 第35-37页 |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37-43页 |
·化学相容性分析 | 第37-38页 |
·物理相容性 | 第38-39页 |
·尺寸效应 | 第39-43页 |
·本文选择的材料研究方案 | 第43-45页 |
·基体的选择 | 第43页 |
·添加相的选择 | 第43-44页 |
·几种刀具材料体系的确定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纳米陶瓷粉末液相分散研究 | 第46-62页 |
·纳米粉末的团聚 | 第46-47页 |
·纳米粉体产生团聚的原因 | 第46页 |
·干粉颗粒的团聚状态 | 第46-47页 |
·纳米颗粒的分散方法 | 第47-51页 |
·分散方法简介 | 第47页 |
·纳米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理论 | 第47-51页 |
·影响液相分散效果的因素及分散体系选用原则 | 第51-52页 |
·分散实验研究 | 第52-60页 |
·作为添加相的纳米微粉原材料 | 第52页 |
·分散剂的选用 | 第52-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测试评价方法 | 第53页 |
·纳米Al_2O_3的分散 | 第53-57页 |
·SiC微粉的分散 | 第57-58页 |
·Ti(C_(0.7)N_(0.3))微粉的分散 | 第58-59页 |
·混合粉料悬浮液的分散问题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62-89页 |
·原料粉末 | 第62-63页 |
·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63-65页 |
·混合粉的制备 | 第63页 |
·烧结过程 | 第63-65页 |
·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抗弯强度 | 第65页 |
·硬度 | 第65页 |
·断裂韧性 | 第65-66页 |
·材料密度的测量 | 第66页 |
·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 | 第66-67页 |
·多元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 | 第67-76页 |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Al_2O_(3n)/SiC_n(AAS)的研制 | 第67-72页 |
·多元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Ti(C_(0.7)N_(0.3))_n/SiC_n(ATS)的研制 | 第72-76页 |
·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SiC_μ/SiC_n(ASs)的研制 | 第76-81页 |
·材料组分 | 第76-77页 |
·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 | 第77页 |
·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分析 | 第77-81页 |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TiC_μ/TiN_n(LTN) | 第81-87页 |
·材料组分 | 第81页 |
·烧结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纳米TiN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4页 |
·LTN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分析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补强机制 | 第89-113页 |
·晶粒细化的增强作用 | 第89-90页 |
·高致密度对强韧化的作用 | 第90-91页 |
·晶界强化对强韧化的贡献 | 第91-94页 |
·残余应力增韧机制 | 第94-103页 |
·多尺度颗粒弥散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 | 第94-96页 |
·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96-102页 |
·残余应力的增韧机制 | 第102-103页 |
·特殊微观结构对增韧补强的作用 | 第103-109页 |
·位错 | 第103-106页 |
·孪晶 | 第106-108页 |
·纳米带 | 第108-109页 |
·其它增韧补强因素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6章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113-131页 |
·概述 | 第113-115页 |
·陶瓷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和主要磨损机理 | 第113-114页 |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4-115页 |
·新型陶瓷刀具切削40Cr时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115-120页 |
·实验条件 | 第115页 |
·实验结果 | 第115-117页 |
·磨损机理分析 | 第117-120页 |
·新型陶瓷刀具切削奥氏体不锈钢时的切削性能 | 第120-125页 |
·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特点 | 第120-122页 |
·实验条件 | 第122页 |
·实验结果 | 第122-123页 |
·磨损机理分析 | 第123-125页 |
·新型陶瓷刀具切削T10A时的切削性能 | 第125-130页 |
·实验条件 | 第125-126页 |
·实验结果 | 第126-127页 |
·磨损机理分析 | 第127-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31-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课题及奖励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