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警关系论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检警关系本体论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检警关系的基本内涵 | 第8-9页 |
(三) 检警关系的法律定位 | 第9-10页 |
(四) 检警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二、检警关系模式论 | 第11-16页 |
(一) 英美法系检警关系模式划分 | 第11-12页 |
(二) 大陆法系检警关系模式划分 | 第12-13页 |
(三) 上述两种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 第13-14页 |
(四) 我国检警关系模式 | 第14-16页 |
三、检警关系模式设置的法理基础 | 第16-21页 |
(一) 诉讼价值理念对检警关系的影响 | 第16-18页 |
(二) 诉讼结构对检警关系的影响 | 第18-21页 |
四、我国检警关系模式的缺陷 | 第21-23页 |
(一) 检警关系分离违背刑事诉讼规律 | 第21-22页 |
(二) 侦查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22页 |
(三) 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仅是“软性监督” | 第22-23页 |
(四) 检察机关身兼两职往往顾此失彼 | 第23页 |
五、构建我国检警关系的基本途径 | 第23-41页 |
(一) 从应然角度 | 第26-30页 |
(二) 从实然角度 | 第3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