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麦田禾本科杂草 | 第14-15页 |
·麦田禾本科杂草的生活习性 | 第14页 |
·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 | 第14-15页 |
·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 | 第15页 |
·化感作用及其应用 | 第15-20页 |
·植物的化感作用 | 第16-17页 |
·利用化感作用防除杂草 | 第17-18页 |
·化感物质作为新型除草剂的先导物质 | 第18-20页 |
·野燕麦及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野燕麦的鉴别特征及生长特性 | 第20-21页 |
·野燕麦对小麦化感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 第21页 |
·野燕麦根分泌物研究进展 | 第21页 |
·野燕麦地上部分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的评价 | 第24-31页 |
·四叶期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评价 | 第24-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抽穗期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评价 | 第27-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物质的提取 | 第31-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物质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活性跟踪 | 第32页 |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四种溶剂提取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3页 |
·四种提取溶剂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化感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 第34-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第37-49页 |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物质的分离 | 第37-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乙酸乙酯相组分中化感潜力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40-46页 |
·化感潜力物质结构鉴定 | 第46-48页 |
·化合物 1 | 第46页 |
·化合物 2 | 第46-47页 |
·化合物 3 | 第47页 |
·化合物 4 | 第47-48页 |
·化合物 5 | 第4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野燕麦地上部分化感潜力物质的活性评价 | 第49-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种子萌发实验 | 第49页 |
·幼苗生长实验 | 第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创新点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