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1 引言 | 第15-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供试药品、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2-24页 |
·供试药剂 | 第22页 |
·主要化学及生化试剂 | 第22-23页 |
·试验用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反应条件底物浓度以及辅因子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供试材料培养与采集 | 第24页 |
·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溶液配制 | 第24页 |
·酰乳酸合成酶提取方法 | 第24-25页 |
·3—羟基丁酮—肌酸—甲萘酚复合物最高吸收峰测定 | 第25页 |
·反应温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反应体系酸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反应底物浓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ALS辅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酶提取液 | 第26页 |
·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麦田杂草对苯磺隆抗药性及其机理初探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麦田杂草种子(麦瓶草、荠菜、播娘蒿)采集 | 第27页 |
·杂草抗药性室内生物测定 | 第27-28页 |
·杂草种植方法 | 第27页 |
·供试药剂、剂量 | 第27-28页 |
·抗性检测方法 | 第28页 |
·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杂草ALS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供试杂草种植 | 第28页 |
·供试材料的准备 | 第28页 |
·杂草ALS离体条件下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测定 | 第28-29页 |
·苯磺隆对杂草GST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供试材料的准备 | 第29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 第29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提取 | 第29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测定 | 第29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9页 |
·烟草愈伤组织对苯磺隆的抗性及抗性植株筛选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烟草愈伤组织抗性诱导与检测 | 第29-31页 |
·烟草愈伤组织的培养 | 第30页 |
·培养基苯磺隆选择浓度的确定 | 第30页 |
·抗除草剂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抗性检测 | 第30页 |
·乙酰乳酸合成酶提取与活性测定 | 第30页 |
·烟草愈伤组织ALS离体条件下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测定 | 第30页 |
·烟植株分化率及再生烟苗抗性潜势检测 | 第30-31页 |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耐药性差异及其耐药性机理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供试小麦品种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敏感性测定 | 第31页 |
·供试小麦黄化苗的培养 | 第31页 |
·小麦乙酰乳酸合成酶离体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小麦乙酰乳酸合成酶活体活性测定 | 第32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5页 |
·反应条件底物浓度以及辅因子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活体活性的影响 | 第33-39页 |
·反应温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反应温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反应体系酸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反应底物浓度对ALS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ALS辅助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麦田杂草对苯磺隆抗药性及其机理初探 | 第39-44页 |
·麦田杂草抗药性室内盆栽生物测定 | 第39页 |
·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杂草ALS活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离体条件下不同杂草ALS对苯磺隆敏感性的差异 | 第42页 |
·苯磺隆对不同杂草GST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烟草愈伤组织对苯磺隆抗性诱导及抗性植株筛选 | 第44-51页 |
·培养基苯磺隆浓度对烟草愈伤组织成活率及选择浓度的确定 | 第45页 |
·苯磺隆对烟草愈伤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苯磺隆对烟草愈伤抗性发展的影响 | 第46-47页 |
·苯磺隆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继代培养苯磺隆对烟草愈伤组织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继代培养苯磺隆对烟草愈伤组织乙酰乳酸合成酶敏感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苯磺隆抗性筛选再生烟苗抗性潜势 | 第50-51页 |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耐药性差异及其耐药性机理 | 第51-55页 |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耐药性的差异 | 第51-52页 |
·离体条件下小麦ALS对苯磺隆敏感性的差异 | 第52页 |
·苯磺隆对活性小麦ALS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苯磺隆对小麦GSTs活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4 结论 | 第55-56页 |
5 讨论 | 第56-59页 |
·关于体系温度、酸度、底物浓度以及各辅助因子对5种植物ALS活性的影响 | 第56页 |
·关于烟草愈伤组织对苯磺隆的抗性诱导及抗性植株筛选 | 第56-57页 |
·本论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57-59页 |
·关于杂草抗药性的检测 | 第57页 |
·关于杂草抗药性的机理研究的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关于ALS提取与纯化 | 第58页 |
·关于植物其他酶系对苯磺隆的代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