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 第13页 |
| ·本文的研究设想、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2 公平-效率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与含义 | 第15-17页 |
| ·有关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综述 | 第17-19页 |
| ·效率优先论 | 第17-18页 |
| ·公平优先论 | 第18-19页 |
| ·公平与效率最优交替论 | 第19页 |
|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的分析与评价 | 第19-23页 |
| 3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理论体系 | 第23-30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基本内容 | 第23-24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特点 | 第24-27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根本性 | 第25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创造性 | 第25-26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现实性 | 第26-27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的指导意义 | 第27-28页 |
| ·邓小平公平-效率观面临的新挑战 | 第28-30页 |
| 4 和谐社会:公平-效率均衡的社会秩序 | 第30-40页 |
| ·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 | 第30-33页 |
|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含义 | 第30-31页 |
| ·目前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 第31-32页 |
| ·“拉美化”与公平-效率失衡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第32-33页 |
| ·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公平-效率的均衡与统一 | 第33-36页 |
|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式 | 第36-38页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38-40页 |
| 5 政府主导的公平-效率分析 | 第40-49页 |
| ·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联系 | 第40页 |
| ·法治社会中的依法行政问题 | 第40-41页 |
| ·行政权力对公平-效率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公平与效率:行政执法中的价值冲突 | 第43-45页 |
| ·行政行为、公权力对公平-效率的现实影响 | 第45-46页 |
| ·预防腐败,保障公平,促进效率 | 第46-49页 |
| 6 依法行政对公平-效率的保障和实现 | 第49-54页 |
| ·依法行政下的公平-效率问题 | 第49-51页 |
| ·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51-52页 |
|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详细摘要 | 第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