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二次雷达接收机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单脉冲雷达系统基本原理 | 第12-23页 |
·概述 | 第12页 |
·单脉冲雷达的定向原理 | 第12-14页 |
·单脉冲雷达的系统结构 | 第14-20页 |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单脉冲雷达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分析 | 第23-30页 |
·灵敏度与正切灵敏度 | 第23-24页 |
·噪声系数和动态范围 | 第24-28页 |
·混频器干扰及其抑制 | 第28-30页 |
·混频器对相干本振的要求 | 第28页 |
·组合频率干扰 | 第28-29页 |
·中频干扰及抑制 | 第29页 |
·镜频干扰及抑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实现方案 | 第30-35页 |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 第30-31页 |
·项目的系统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单脉冲雷达接收机的幅相一致性问题 | 第35-45页 |
·数学分析 | 第35-38页 |
·引起各接收通道幅相误差的原因和调整方法 | 第38-39页 |
·串扰及泄漏误差 | 第38页 |
·两路信号行程不等及频率起伏引起的误差 | 第38-39页 |
·本接收机系统的幅相一致性调整方案 | 第39-45页 |
·一种可供选择的参考方案 | 第39-40页 |
·本接收机采用的方案 | 第40-42页 |
·本幅-相校正方案的误差分析 | 第42-43页 |
·实际测试结果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研制 | 第45-64页 |
·放大器的非线性问题 | 第45-47页 |
·匹配和偏置网络设计 | 第47-55页 |
·分立元件匹配网络 | 第48-49页 |
·匹配网络的带宽问题 | 第49-52页 |
·微带线匹配网络 | 第52-53页 |
·最大功率传输匹配和最佳噪声系数匹配 | 第53-54页 |
·放大器的偏置网络设计 | 第54-55页 |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方法 | 第55-58页 |
·匹配和偏置网络的具体实现考虑 | 第56-57页 |
·匹配网络的单向化设计方法 | 第57页 |
·双共轭匹配设计法 | 第57-58页 |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实例 | 第58-64页 |
·LNA 的仿真及结果 | 第59-60页 |
·LNA 的1dB 压缩点仿真 | 第60-61页 |
·LNA 噪声系数的仿真 | 第61页 |
·谐波平衡(HB)仿真 | 第61-64页 |
第六章 对数放大器原理及其在接收机中的应用 | 第64-74页 |
·对数放大器的振幅特性 | 第64-65页 |
·对数放大器的性能参量 | 第65-66页 |
·对数振幅特性的实现 | 第66-69页 |
·电压连续相加法 | 第66-67页 |
·逐次改变单级增益法 | 第67-69页 |
·连续检波式中频对数放大器 | 第69-72页 |
·对数放大器在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 | 第72-74页 |
第七章 接收机其他部分的电路实现 | 第74-78页 |
·常用滤波器的性能比较与选用 | 第74-77页 |
·概述 | 第74-75页 |
·常用的各种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 第75-77页 |
·本接收机中滤波器的选用 | 第77页 |
·接收机其他部分电路的简要说明 | 第77-78页 |
第八章 系统调试说明及改进 | 第78-80页 |
·调试情况概述 | 第78页 |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第78-80页 |
结束语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7页 |
附录1 ATF531P8 的ADS 模型 | 第84页 |
附录2 测试仪器平台 | 第84-85页 |
附录3 接收机腔体外观图 | 第85页 |
附录4 和通道接收机电路版图 | 第85-86页 |
附录5 差通道接收机电路版图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