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14页 |
| 第一部分 基于2-DE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策略及在人胎肝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 ·试剂 | 第15-16页 |
| ·设备 | 第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 ·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 ·二维电泳分离 | 第17-18页 |
| ·图像分析 | 第18页 |
| ·蛋白质酶解 | 第18-19页 |
| ·自动切胶仪取点及酶解 | 第18页 |
| ·自动化胶点处理工作站取点及酶解 | 第18-19页 |
| ·一维电泳胶内酶解及提取 | 第19页 |
| ·质谱检测 | 第19-21页 |
| ·肽质量指纹谱 | 第19-20页 |
| ·串联MALDI-TOF-TOF质谱检测 | 第20页 |
| ·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 | 第20页 |
| ·离子阱串联质谱检测 | 第20-21页 |
| ·大规模人胎肝蛋白质组数据库构建 | 第21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页 |
| ·胎肝蛋白质组数据库与相关蛋白质组数据库比较 | 第21-22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2-48页 |
| ·碱性区蛋白质二维电泳分离 | 第22-23页 |
| ·高分辨二维电泳分离胎肝全蛋白 | 第23-26页 |
| ·自动切胶仪取点及酶解策略 | 第26-30页 |
| ·基于自动化胶点处理工作站的高通量鉴定策略 | 第30-31页 |
| ·胎肝全蛋白质高通量鉴定 | 第31-36页 |
| ·2-DE-MS表达谱分析 | 第31-34页 |
| ·1-DE-MS/MS表达谱分析 | 第34页 |
| ·胎肝全蛋白表达谱构建 | 第34-36页 |
| ·胎肝亚细胞组分蛋白质组高通量鉴定 | 第36页 |
| ·大规模胎肝蛋白质组数据库构建 | 第36-38页 |
| ·与相关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第38-48页 |
| ·与肝脏相关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第39-44页 |
| ·与造血、胚胎发育相关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第44-48页 |
| 3 小结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第二部分 基于1-DE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策略及在肿瘤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52-7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 ·材料 | 第54页 |
| ·方法 | 第54-57页 |
| ·条件培养基的获取 | 第54-55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55页 |
| ·SDS-PAGE分离 | 第55页 |
| ·胶内蛋白质酶 | 第55-56页 |
| ·肽混合物的质谱分析 | 第56页 |
| ·分泌蛋白质数据库构建 | 第56-57页 |
| ·分泌蛋白质的血清学检验 | 第57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9页 |
| ·无血清培养基分泌蛋白质的分离 | 第57页 |
| ·SDS-PAGE胶内蛋白质的酶解与提取 | 第57-58页 |
| ·SDS-PAGE胶内蛋白质的鉴定 | 第58页 |
| ·分泌蛋白数据库构建 | 第58-64页 |
| ·差异表达分泌蛋白质功能初探 | 第64-67页 |
| ·分泌蛋白质的临床验证 | 第67-69页 |
| 3 小结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附录 | 第74-110页 |
| 附表1-1 | 第74-103页 |
| 附表2-1 | 第103-1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0-119页 |
| 文章、专著与会议 | 第119-124页 |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