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页 |
| ·自然突变基因克隆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7-19页 |
| ·表型克隆 | 第7-13页 |
| ·图位克隆 | 第13-14页 |
| ·突变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植物矮化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19-30页 |
| ·赤霉素与植物矮化 | 第19-26页 |
|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矮化的关系 | 第26-3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自然突变基因分离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31-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48页 |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 ·玉米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启动子的分离 | 第48-49页 |
| ·玉米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启动子的诱变结果 | 第49-50页 |
| ·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的优化结果 | 第50-54页 |
| ·以S1核酸酶为基础的自然突变基因分离体系结果 | 第54-56页 |
| ·S1核酸酶体系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应用结果 | 第56-57页 |
| ·以CELI核酸酶为基础的自然突变基因分离体系结果 | 第57-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优化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的探讨 | 第58-59页 |
| ·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突变的策略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三章 苹果柱型突变体类型的鉴定 | 第61-7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 ·供试材料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 ·形态鉴定结果 | 第64-67页 |
| ·旭、威塞克旭解剖结构的比较 | 第67-69页 |
| ·内源激素含量比较 | 第69-71页 |
| ·讨论 | 第71-73页 |
| ·柱型苹果性状变异与赤霉素的关系 | 第71-72页 |
| ·柱型苹果与模式植物内源激素突变体解剖结构的比较 | 第72页 |
| ·柱型苹果内源激素含量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四章 GA 20-氧化酶矮化突变体的初步建立 | 第74-9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4-82页 |
| ·供试材料 | 第74页 |
| ·实验方法 | 第74-8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2-91页 |
| ·RNA提取结果 | 第82-83页 |
| ·旭和威赛克旭GA 20-Oxidase的序列多态性 | 第83-85页 |
| ·旭和威赛克旭GA20-氧化酶转录丰度的比较结果 | 第85-87页 |
| ·RNA干扰构建拟南芥矮化突变体结果 | 第87-91页 |
| ·讨论 | 第91-92页 |
| ·基因工程改良苹果树型的可行性 | 第91-92页 |
| ·柱型苹果的研究 | 第92页 |
| ·小结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