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 第1-14页 |
1.1.研究现状概述 | 第9-11页 |
1.1.1.建筑物遥感影像的识别现状 | 第9-10页 |
1.1.2.建筑物震害影像的识别现状 | 第10-11页 |
1.2.震害预估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利用单幅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建筑物三维属性信息 | 第14-28页 |
2.1.高分辨率影像上建筑物和阴影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2.1.1.建筑物几何特征 | 第14页 |
2.1.2.建筑物光谱特征 | 第14-15页 |
2.1.3.阴影灰度特征 | 第15页 |
2.1.4.阴影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2.2.建筑物三维属性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 第16-20页 |
2.2.1.太阳、卫星、建筑物与阴影的几何关系及其计算方程 | 第16-19页 |
2.2.2.技术流程及其主要步骤 | 第19-20页 |
2.3.阴影提取及阴影宽度计算 | 第20-22页 |
2.3.1.阴影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2.3.2.阴影宽度计算 | 第21-22页 |
2.4.建筑物角点提取方法 | 第22-25页 |
2.4.1.直角边界建筑物角点提取方法 | 第23-24页 |
2.4.2.简单边界建筑物角点提取方法 | 第24-25页 |
2.5.建筑物方位角计算 | 第25-26页 |
2.6.无阴影建筑物的提取方法 | 第26-27页 |
2.7.模块功能编程实现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宝山区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及结果评价 | 第28-42页 |
3.1.试验区数据描述 | 第28页 |
3.2.试验区建筑物三维属性信息提取 | 第28-31页 |
3.2.1.建筑物空间坐标提取 | 第28-30页 |
3.2.2.建筑物矢量图层编辑 | 第30页 |
3.2.3.建筑物高度和面积提取 | 第30-31页 |
3.3.数据验证及分析评价 | 第31-42页 |
3.3.1.数据验证 | 第31-37页 |
3.3.2.误差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3.3.精度评价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建筑物震害影像特征的自动识别方法 | 第42-57页 |
4.1.建筑物震害影像的形成机制、特征及建筑物震害分级 | 第42-47页 |
4.1.1.建筑物震害遥感信息的形成机制 | 第42页 |
4.1.2.建筑物震害的遥感影像特征 | 第42-45页 |
4.1.3.建筑物震害的类型和破坏分级 | 第45-46页 |
4.1.4.震害类型的解译标志 | 第46-47页 |
4.2.震害遥感影像自动识别的原理 | 第47-49页 |
4.3.震害识别模块的编程实现途径 | 第49页 |
4.4.试验区震害遥感影像识别——以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地震为例 | 第49-57页 |
4.4.1.2003年2月24日新疆地震的基本情况 | 第49-50页 |
4.4.2.数据选择及分析 | 第50-51页 |
4.4.3.处理步骤和过程 | 第51-55页 |
4.4.4.结果分析和评价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震害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 | 第57-75页 |
5.1.震害预测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 | 第57-58页 |
5.1.1.震害预测的必要性 | 第57页 |
5.1.2.地震灾害及其损失预测研究 | 第57-58页 |
5.1.3.基于遥感的震害预估模型 | 第58页 |
5.2.设定地震研究 | 第58-59页 |
5.3.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 第59-60页 |
5.4.地震灾害损失预估 | 第60-65页 |
5.4.1.建筑物损坏预估模型 | 第60页 |
5.4.2.震害直接经济损失预估模型 | 第60-63页 |
5.4.3.人员伤亡的预估模型 | 第63-65页 |
5.5.震害预估系统功能设计 | 第65页 |
5.5.1.系统目标 | 第65页 |
5.5.2.系统功能概述 | 第65页 |
5.5.3.系统实施环境 | 第65页 |
5.6.试验区震害预估——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 第65-72页 |
5.6.1.试验区基础数据 | 第65-69页 |
5.6.2.实验区地震设定 | 第69-72页 |
5.7.研究区震害预估和结果评价 | 第72-75页 |
5.7.1.建筑物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预估 | 第72-74页 |
5.7.2.结果评价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6.2.成果和创新 | 第76页 |
6.3.存在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