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温室环境计算机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国外温室环境计算机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温室环境计算机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温室环境计算机测控技术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计算机测控技术在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温室番茄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温室番茄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温室番茄计算机测控技术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课题选题依据、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我国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温室设施装备落后 | 第14-15页 |
·造成温室生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害发生情况严重 | 第15页 |
·农药超量使用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 第15页 |
·研究番茄智能化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 第15-16页 |
·本课题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24页 |
·系统工程开发维护的总体路线 | 第17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19页 |
·目前我国温室监控系统的市场分析和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19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19-21页 |
·温室番茄种植精确监护系统(GH-Tomatoex)简介 | 第19-20页 |
·温室环境数字式监控系统(GH-DigiMan)简介 | 第20-21页 |
·GH-Tomatoex、GH-DigiMan与GH-Healthex的关系 | 第21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的功能框架设计 | 第21-24页 |
第三章 GH-TOMATOEX系统的建立 | 第24-30页 |
·GH-DIGIMAN和GH-TOMATOEX主要实现功能 | 第24页 |
·GH-DigiMan主要实现功能 | 第24页 |
·GH-Tomatoex主要实现功能 | 第24页 |
·GH-DIGIMAN和GH-TOMATOEX的集成 | 第24-25页 |
·两个系统之间接口的设计 | 第24-25页 |
·GH-DigiMan和GH-Tomatoex系统的整合 | 第25页 |
·集成后系统的重新设计 | 第25-30页 |
·集成系统的数据库应用方案 | 第25-26页 |
·集成系统后对原GH-Tomatoex数据库的重新设计 | 第26页 |
·集成系统后对原GH-Tomatoex系统界面的重新设计 | 第26-30页 |
·专家种植气象知识系统界面的重新设计 | 第26-28页 |
·番茄主要病虫害易发气候条件系统界面的设计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温室番茄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的实现 | 第30-39页 |
·温室番茄生态健康智能监护功能介绍 | 第30页 |
·温室番茄生态健康智能监护功能实现 | 第30-38页 |
·温室气象数据的显示 | 第30页 |
·作物生长状态监护功能的实现 | 第30-35页 |
·病虫害预警监护功能的实现 | 第35-38页 |
·温室番茄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的处理信息浏览功能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平台的研制 | 第39-47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平台研制的意义 | 第39页 |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平台的研制 | 第39-47页 |
·数据库中多套表格的建立 | 第39页 |
·系统界面的重新设计 | 第39-41页 |
·系统程序的改写 | 第41-47页 |
·温室增加新品种后建立表格的程序改写 | 第41-44页 |
·温室种植品种、生长期和种植日期记录和修改后程序的改写 | 第44-47页 |
第六章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病虫害信息浏览功能的研制 | 第47-54页 |
·病虫害信息浏览功能的设计 | 第47页 |
·害虫信息浏览功能的实现 | 第47-52页 |
·害虫信息浏览表的建立 | 第47页 |
·目前我国温室监控系统的市场分析和存在问题 | 第47-48页 |
·程序代码的实现 | 第48-52页 |
·虫害信息浏览功能的运行情况 | 第52-54页 |
第七章 温室作物生态健康智能监护系统的测试 | 第54-58页 |
·大兴军委蔬菜基地情况介绍 | 第54页 |
·GH-HEALTHEX系统的安装 | 第54-55页 |
·系统测试情况 | 第55-56页 |
·系统测试结论 | 第56-5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58页 |
·进一步研究 | 第58-62页 |
·进一步完善、更新作物种植和植保知识库 | 第58页 |
·进一步完善预警机能 | 第58-59页 |
·开发远程生态健康监控及网络服务系统 | 第59-60页 |
·与实验室既有研究成果的结合和推广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