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研究
引 言 | 第1-8页 |
一、 单位犯罪刑事诉讼概述 | 第8-14页 |
(一) 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第8-10页 |
(二) 单位犯罪刑事诉讼概念和内容 | 第10-11页 |
(三) 世界主要国家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的立法模式 | 第11-12页 |
(四)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的立法模式 | 第12-14页 |
二、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制度 | 第14-28页 |
(一) 单位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确定 | 第14-15页 |
(二)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代表人制度 | 第15-18页 |
1 、设立诉讼代表人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2 、诉讼代表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义务 | 第16页 |
3 、担任诉讼代表人的条件 | 第16-17页 |
4 、我国单位犯罪诉讼代表人制度 | 第17-18页 |
(三)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管辖制度 | 第18-21页 |
1 、单位犯罪案件的职能管辖 | 第18-19页 |
2 、单位犯罪案件的级别管辖 | 第19-20页 |
3 、单位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 | 第20-21页 |
(四)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强制措施 | 第21-25页 |
1 、对单位诉讼代表人不可适用强制措施 | 第21页 |
2 、单位犯罪案件强制措施的性质和特点 | 第21-22页 |
3 、单位犯罪案件强制措施的种类 | 第22-25页 |
(五)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辩护和代理制度 | 第25-26页 |
(六)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 第26-28页 |
三、 单位犯罪案件诉讼的程序 | 第28-37页 |
(一) 单位犯罪案件的立案程序 | 第28-29页 |
(二) 单位犯罪案件的侦查程序 | 第29-31页 |
(三) 单位犯罪案件的提起公诉 | 第31-32页 |
(四) 单位犯罪案件的审判程序 | 第32-34页 |
(五) 单位犯罪案件的执行程序 | 第34-35页 |
(六) 单位犯罪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 | 第35-37页 |
参 考 书 目 | 第37-39页 |
后 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