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 论 | 第10-15页 |
·国际柴油机排放控制法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中国排放控制法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2-15页 |
2 柴油机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危害 | 第15-19页 |
·HC | 第15页 |
·CO | 第15页 |
·NOx | 第15-17页 |
·PM | 第17-18页 |
·其它污染物 | 第18-19页 |
3 柴油机排放预测 | 第19-33页 |
·预测计算程序SCOPE介绍 | 第20-22页 |
·NOx预测模型 | 第20-21页 |
·PM预测模型 | 第21页 |
·其它子模型 | 第21-22页 |
·程序的输入 | 第22页 |
·结构参数 | 第22页 |
·运行参数 | 第22页 |
·程序的输出 | 第22-23页 |
·各参数对排放性能影响的预测 | 第23-31页 |
·单个参数的影响预测 | 第23-27页 |
·两个参数的影响预测 | 第27-29页 |
·多参数的影响预测 | 第29-30页 |
·折中效应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31-33页 |
·第一阶段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31页 |
·第二阶段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31-33页 |
4 柴油机排放控制 | 第33-46页 |
·降低进气温度 | 第34-37页 |
·增压器优化匹配 | 第37-39页 |
·优化进气涡流 | 第39-40页 |
·优化喷孔直径 | 第40-42页 |
·优化喷油正时 | 第42-44页 |
·优化喷射规律 | 第44-46页 |
5 试验结果和讨论 | 第46-51页 |
·开发历程 | 第46-47页 |
·检测结果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关于预测计算程序 | 第48-49页 |
·关于控制措施 | 第49-51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排放预测的有效性 | 第51页 |
·排放控制的有效性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 | 第56-59页 |
1. 作者在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页 |
2 作者在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56页 |
3 发动机排放认证测试报告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