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杀菌剂论文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育种及发酵工艺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一. 前言第6-12页
 1 化学农药面临的问题第6-7页
 2 生物农药兴起第7页
 3 生物杀虫剂第7-9页
 4 多杀菌素第9-12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12-16页
 1 实验材料第12页
   ·供试菌株第12页
   ·培养基第12页
   ·标准品第12页
   ·实验仪器第12页
 2 实验方法第12-16页
   ·培养条件第12-13页
   ·诱变与筛选方法第13页
   ·高产菌株的诱变与筛选第13-14页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第14-15页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改良第14页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选第14-15页
   ·测定方法第15-16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16-35页
   ·原始菌种的复壮第16-35页
   ·多杀菌素产生菌s-23的诱变育种第16-22页
     ·亚硝酸-氯化铝复合诱变结果第16-17页
     ·紫外线对n-23-107菌株的诱变结果第17-19页
     ·氮离子注入对uv-108-41菌株的诱变结果第19-20页
     ·CO~(60)-r射线对uv-108-41菌株的诱变结果第20-21页
     ·超声波和紫外线对D-1-10菌株复合诱变结果第21-22页
   ·终筛结果第22-23页
   ·培养基优选结果第23-35页
     ·不同碳源对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第23页
     ·不同氮源对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第23-24页
     ·单因子筛选对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第24-27页
     ·八因子三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第27-28页
     ·L18(3~7)正交试验结果第28-32页
     ·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第32-35页
四、 讨论第35-37页
 1 出发菌株诱变第35页
 2 诱变菌株的计算第35页
 3 培养基配方改良第35页
 4 铵盐对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第35页
 5 发酵转速、搅拌的研究第35页
 6 pH对多杀菌产素的影响第35页
 7 温度对多杀菌素产生的影响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地供给变化的定量分析
下一篇:高中英语“四步阅读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