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对当前宏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础调研、评估 | 第9-26页 |
·宏村概述 | 第9页 |
·宏村古聚落的特征 | 第9-14页 |
·宏村的物态环境 | 第9-13页 |
·宏村的文化环境 | 第13-14页 |
·当前宏村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 第14-17页 |
·取得的成绩 | 第14-1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当前宏村旅游开发的概况 | 第17-19页 |
·旅游规模 | 第17页 |
·旅游线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旅游交通及旅游设施 | 第18-19页 |
·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宏村古聚落的价值评估 | 第19-26页 |
·评估所涉及的内容 | 第19-24页 |
·现状价值评估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宏村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第26-38页 |
·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旅游开发对宏村古聚落的干扰 | 第26-29页 |
·古聚落建筑保护矛盾重重 | 第29-30页 |
·对新区建设过程中原住居民申请迁出的质疑 | 第30-32页 |
·遗产保护缺乏资金上的保证 | 第32-33页 |
·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 第33-36页 |
·对单纯以文物、甚至古董保护为指导思想的思辨 | 第33-35页 |
·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尚认识不足 | 第35-36页 |
·政出多门导致管理上权责不明确 | 第36页 |
·协调遗产保护、建筑再利用与旅游开发三者间的关系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宏村遗产保护的原则及规划方法、建议 | 第38-52页 |
·宏村遗产保护的原则 | 第38-44页 |
·原真性原则的新理解 | 第38-40页 |
·整体原则 | 第40页 |
·动态、阶段性保护的原则 | 第40-42页 |
·公共参与的原则 | 第42-44页 |
·改善生活的原则 | 第44页 |
·宏村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 | 第44-52页 |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第44-45页 |
·划定保护区、保护点的层次 | 第45页 |
·对村落形态的保护 | 第45-49页 |
·以遗产保护为内容的旅游发展建议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宏村建筑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理念和设计手法探索 | 第52-67页 |
·宏村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理念的思辨 | 第52-53页 |
·宏村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设计手法探索 | 第53-67页 |
·建筑修缮的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 第53-59页 |
·新旧肌体的对比与交织 | 第59-63页 |
·宏村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空间调整 | 第63-65页 |
·宏村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材料因素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