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 | 第8-10页 |
| 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9页 |
| 2 本文的组织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概述 | 第10-19页 |
| ·形式化方法 | 第10页 |
| ·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 | 第10-11页 |
| ·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的分类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9页 |
| ·VDM方法(Cliff Jones) | 第12页 |
| ·Z方法(Spivey) | 第12-13页 |
| ·RAISE方法(Nielsen) | 第13页 |
| ·B方法(J.R.Abrial) | 第13-14页 |
| ·PAR方法(Xue) | 第14-19页 |
| 第二章 APLA->JAV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介绍 | 第19-22页 |
| ·系统结构 | 第19页 |
| ·系统已有功能 | 第19页 |
| ·系统运行和使用 | 第19-20页 |
| ·运行环境 | 第19-20页 |
| ·系统使用 | 第20页 |
| ·系统有待完善之处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对原有系统的重构及改进 | 第22-35页 |
| ·对原有系统的重构 | 第22-28页 |
| ·重构基本知识[5] | 第22-23页 |
| ·Java可重用类库的重构 | 第23-25页 |
| ·转换器的重构 | 第25-28页 |
| ·重构总结 | 第28页 |
| ·JAVA语言及JAVA程序性能优化 | 第28-33页 |
| ·Java语言 | 第28-30页 |
| ·Java程序性能优化 | 第30-33页 |
| ·系统的完善与新特性的添加 | 第33-35页 |
| ·完善工作 | 第33页 |
| ·添加特性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泛型机制在APLA->JAV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中的实现 | 第35-68页 |
| ·泛型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 第35-36页 |
| ·泛型程序设计概念 | 第35页 |
| ·泛型程序设计作用 | 第35-36页 |
| ·APLA语言中的泛型程序设计 | 第36-43页 |
| ·泛型子程序 | 第36-38页 |
| ·泛型程序 | 第38-40页 |
| ·用户自定义ADT类型 | 第40-43页 |
| ·JAVA语言泛型程序设计的实现 | 第43-44页 |
| ·APLA中泛型机制在转换系统中的实现 | 第44-58页 |
| ·泛型子程序的实现 | 第44-48页 |
| ·泛型程序的实现 | 第48-52页 |
| ·用户自定义泛型ADT的实现 | 第52-57页 |
| ·转换规则的正确性 | 第57-58页 |
| ·系统运行效果 | 第58-68页 |
| ·Kleen算法 | 第58-63页 |
| ·通用前序遍历二叉树 | 第63-67页 |
| ·运行效果总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8-71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 ·理论上 | 第68页 |
| ·实现上 | 第68-69页 |
| ·进一步工作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