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1.1 甲基立枯磷生产现状及防治土传病害应用技术 | 第13-18页 |
1.1.1 杀菌剂甲基立枯磷简介 | 第13-15页 |
1.1.2 甲基立枯磷生产现状 | 第15-17页 |
1.1.3 土传病害发生趋势 | 第17页 |
1.1.4 甲基立枯磷防治土传病害应用 | 第17-18页 |
1.1.5 存在不足 | 第18页 |
1.2 复配筛选 | 第18-20页 |
1.2.1 甲基立枯磷混用状况 | 第19页 |
1.2.2 农药复配的意义 | 第19-20页 |
1.3 剂型加工 | 第20-21页 |
1.3.1 现有剂型 | 第20页 |
1.3.2 选择合适剂型 | 第20-21页 |
1.4 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2.1 甲基立枯磷抑菌谱测定 | 第22-23页 |
2.1.1 试验药剂 | 第22页 |
2.1.2 试验菌种 | 第22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 复配筛选 | 第23-27页 |
2.2.1 供试药剂 | 第23页 |
2.2.2 室内盆栽筛选 | 第23页 |
2.2.3 田间药剂筛选 | 第23-24页 |
2.2.4 综合评价 | 第24-25页 |
2.2.5 最佳配比的选择 | 第25页 |
2.2.6 增效测定 | 第25-27页 |
2.3 小试工艺 | 第27-30页 |
2.3.1 试验助剂 | 第27-28页 |
2.3.2 试验仪器 | 第28页 |
2.3.3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2.4.1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2.4.2 色谱条件 | 第31页 |
2.4.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4.4 试样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4.5 测定 | 第31页 |
2.4.6 计算 | 第31-32页 |
2.4.7 标准曲线和线性关系 | 第32页 |
2.5 田间试验 | 第32-33页 |
2.5.1 试验地基本条件 | 第32页 |
2.5.2 施药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9页 |
3.1 甲基立枯磷对土传病害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3-36页 |
3.2 复配筛选 | 第36-42页 |
3.2.1 盆栽试验 | 第36-38页 |
3.2.2 田间药剂筛选 | 第38-39页 |
3.2.3 综合评价 | 第39-42页 |
3.3 最佳配比的选择 | 第42-43页 |
3.4 甲基立枯磷·福美双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 第43-46页 |
3.4.1 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杀菌毒力和联合毒力测定 | 第44页 |
3.4.2 对黄瓜猝倒病菌杀菌毒力及联合毒力测定 | 第44-45页 |
3.4.3 对西瓜枯萎病菌杀菌毒力及联合毒力测定 | 第45-46页 |
3.5 剂型加工 | 第46-51页 |
3.5.1 分散剂选择 | 第46-47页 |
3.5.2 增稠剂和悬浮稳定剂的选择 | 第47-48页 |
3.5.3 防冻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3.5.4 pH调节剂的确定 | 第49页 |
3.5.5 消泡剂的选择 | 第49页 |
3.5.6 优惠配方 | 第49页 |
3.5.7 工艺流程 | 第49-51页 |
3.5.8 技术指标 | 第51页 |
3.5.9 工艺评价 | 第51页 |
3.6 分析方法及产品标准 | 第51-56页 |
3.6.1 分析方法 | 第51-55页 |
3.6.2 产品标准 | 第55-56页 |
3.7 田间示范试验推广 | 第56-59页 |
3.7.1 甲基立枯磷单剂试验 | 第56-57页 |
3.7.2 甲基立枯磷混剂试验 | 第57-58页 |
3.7.3 应用技术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4.1 甲基立枯磷的杀菌谱 | 第59页 |
4.2 复配增效作用 | 第59页 |
4.3 悬浮剂剂型加工技术 | 第59-60页 |
4.4 制剂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 第60页 |
4.5 应用技术体系研究路线的科学性 | 第60页 |
4.6 复配混用的思考 | 第60-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