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1.1 概述 | 第11-16页 |
1.1.1 无线网络 | 第12-13页 |
1.1.2 无线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第13-14页 |
1.1.3 无线网络的安全威胁 | 第14-16页 |
1.2 基本安全理论与技术 | 第16-20页 |
1.2.1 安全业务 | 第16-17页 |
1.2.2 认证 | 第17-18页 |
1.2.3 安全威胁模型 | 第18-19页 |
1.2.4 无线网络的抽象模型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1.3.1 主要工作与主要贡献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无线网络认证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 第23-41页 |
2.1 认证协议概述 | 第23-26页 |
2.1.1 对认证协议的攻击 | 第23-24页 |
2.1.2 认证协议的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2.1.3 认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2 相关研究 | 第26-32页 |
2.2.1 对现有无线网络认证协议的分析 | 第26-30页 |
2.2.2 基本认证技术 | 第30-32页 |
2.2.3 无线认证协议设计的一般要求 | 第32页 |
2.3 一种新的无线网络认证协议 | 第32-39页 |
2.3.1 WSAP协议描述 | 第32-35页 |
2.3.2 协议分析 | 第35-37页 |
2.3.3 安全性与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2.3.4 结论 | 第39页 |
2.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可证安全的密钥交换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 第41-57页 |
3.1 密钥交换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 | 第41-43页 |
3.1.1 概述 | 第41-42页 |
3.1.2 可证安全的基本思想 | 第42-43页 |
3.2 Canetti-Krawczyk模型 | 第43-48页 |
3.2.1 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3.2.2 消息驱动协议 | 第44页 |
3.2.3 非认证信道对手模型UM | 第44-46页 |
3.2.4 密钥交换协议 | 第46页 |
3.2.5 认证信道对手模型AM | 第46-47页 |
3.2.6 认证器 | 第47页 |
3.2.7 会话密钥安全 | 第47-48页 |
3.3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可证安全的密钥交换协议的设计 | 第48-55页 |
3.3.1 双重加密方案的安全性 | 第49-50页 |
3.3.2 AM下安全的密钥交换协议KDAM | 第50-52页 |
3.3.3 认证器的设计 | 第52-53页 |
3.3.4 UM下的密钥交换协议 | 第53-54页 |
3.3.5 无线网络环境下协议的优化 | 第54-55页 |
3.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群组密钥管理协议的研究 | 第57-73页 |
4.1 概述 | 第57-60页 |
4.1.1 群组密钥管理的目的与要求 | 第58页 |
4.2.1 群组密钥管理研究现状 | 第58-60页 |
4.2 安全组密钥管理协议的模型与性质 | 第60-63页 |
4.2.1 安全的组密钥管理协议模型 | 第60-62页 |
4.2.2 群组密钥管理具有的性质 | 第62-63页 |
4.3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组密钥管理协议 | 第63-72页 |
4.3.1 预备知识 | 第63-64页 |
4.3.2 WGCP协议的设计目标 | 第64页 |
4.3.3 WGCP协议描述 | 第64-67页 |
4.3.4 协议分析 | 第67-68页 |
4.3.5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68-70页 |
4.3.6 WGCP协议的进一步扩展 | 第70-72页 |
4.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无线网络可生存性研究 | 第73-93页 |
5.1 网络可生存性概述 | 第73-78页 |
5.1.1 可生存性概述 | 第73-75页 |
5.2.2 无线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 | 第75-77页 |
5.1.3 单一失效点问题分析 | 第77-78页 |
5.2 一种可生存的无线网络服务器结构 | 第78-84页 |
5.2.1 一种可生存的网络服务器安全体系结构 | 第78-80页 |
5.2.2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80-82页 |
5.2.3 数据库破坏评估与状态恢复 | 第82-84页 |
5.2.4 结论 | 第84页 |
5.3 无线IP网络可生存性分析 | 第84-91页 |
5.3.1 无线IP网络及其可生存性研究现状 | 第84-87页 |
5.3.2 容错Agent方案设计 | 第87-91页 |
5.3.3 结论 | 第91页 |
5.4 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移动电子商务微支付研究 | 第93-105页 |
6.1 移动电子商务 | 第93-94页 |
6.2 微支付 | 第94-96页 |
6.2.1 微支付 | 第94页 |
6.2.2 多方微支付 | 第94-95页 |
6.2.3 相关研究 | 第95-96页 |
6.3 移动电子商务多方微支付方案 | 第96-104页 |
6.3.1 预备知识 | 第96-98页 |
6.3.2 系统模型 | 第98-100页 |
6.3.3 方案描述 | 第100-102页 |
6.3.4 几点说明 | 第102-103页 |
6.3.5 方案分析 | 第103-104页 |
6.4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