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引言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智能天线基本理论概述 | 第11-21页 |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11页 |
·智能天线的应用 | 第11-12页 |
·智能天线的分类 | 第12-14页 |
·智能天线系统的信号模型 | 第14-16页 |
·移动信道特征分析 | 第16-20页 |
·概述 | 第16-18页 |
·矢量信道冲击响应模型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21-35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几种典型算法 | 第22-28页 |
·CDMA系统中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28-33页 |
·多目标最小二乘恒模算法(MT-LSCMA) | 第28-29页 |
·多目标直接判决算法(MT-DD) | 第29页 |
·最小二乘解扩重扩多目标阵列(LS-DRMTA) | 第29-31页 |
·最小二乘解扩重扩多目标恒模算法(LS-DRMTCMA)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适用于DS-CDMA系统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35-55页 |
·算法1-基于MSNR的盲波束形成算法 | 第35-48页 |
·信号模型 | 第35-37页 |
·自适应过程 | 第37-40页 |
·上述算法的简化算法 | 第40-41页 |
·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41-45页 |
·联合Rake接收机的仿真 | 第45-48页 |
·算法2-基于MSINR的盲波束形成算法 | 第48-54页 |
·信号模型 | 第48-51页 |
·自适应过程 | 第51-52页 |
·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DSP芯片概述和算法的DSP实现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DSP芯片概述 | 第55-59页 |
·DSP芯片简介 | 第55页 |
·DSP芯片与其它处理器的差别 | 第55-57页 |
·DSP芯片的发展 | 第57页 |
·DSP芯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59页 |
·DSP系统的开发流程 | 第59-61页 |
·智能天线算法的DSP实现 | 第61-66页 |
·算法的DSP软件实现过程 | 第61-64页 |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