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教师聘任制的提出及其涵义 | 第8-10页 |
(一) 教师聘任制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教师聘任制的涵义 | 第9-10页 |
二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实施中的法律难题 | 第10-16页 |
难题一 教师身份问题 | 第10页 |
难题二 聘任合同是否适用《劳动法》 | 第10-12页 |
难题三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拒聘权 | 第12页 |
难题四 教师聘任关系中的不平等性 | 第12-13页 |
难题五 教师聘任争议的可诉性 | 第13-16页 |
三 关于教师聘任制性质的法理学分析 | 第16-32页 |
(一) 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分析 | 第16-25页 |
1 公立高等学校属于公务法人 | 第16-23页 |
2 公立高等学校是特别权力关系的主体 | 第23-25页 |
(二)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 第25-29页 |
1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具有公益性 | 第26-27页 |
2 公立高等当学校教师的权利、义务具有特定性 | 第27-28页 |
3 教师的救济制度具有特殊性 | 第28-29页 |
(三) 教师聘任制性质分析 | 第29-32页 |
1 教师聘任制形式上是民事合同 | 第29-30页 |
2 教师聘任制实质上是行政合同 | 第30-32页 |
3 教师聘任关系是行政合同关系 | 第32页 |
四 完善教师聘任制的几点建议 | 第32-35页 |
1 尽快明确公立高等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地位 | 第32-33页 |
2 完善教师聘任规范,审查公立高等学校内部聘任规则 | 第33页 |
3 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第33页 |
4 完善教师行政救济制度,建立有关教育诉讼制度 | 第33-35页 |
总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