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QFII制度概述 | 第13-27页 |
·QFII制度的内涵 | 第13-22页 |
·QFII制度的含义 | 第13-14页 |
·QFII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4-22页 |
·QFII的分类 | 第22-25页 |
·投资基金 | 第22页 |
·保险公司 | 第22-23页 |
·养老基金 | 第23页 |
·商业银行 | 第23-24页 |
·投资银行 | 第24-25页 |
·QFII的基本特征 | 第25-27页 |
第二章 QFII是证券市场开放的制度安排 | 第27-43页 |
·关于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27-30页 |
·什么是制度 | 第27页 |
·制度的构成 | 第27-28页 |
·制度变迁 | 第28-30页 |
·对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引入制度分析的一般考察 | 第30-31页 |
·QFII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博弈变迁的结果 | 第31-43页 |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概况 | 第31-33页 |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 | 第33-35页 |
·我国引入QFII是证券市场制度强制性变迁的结果 | 第35-36页 |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第36-40页 |
·制度实施和制度修正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QFII对证券市场开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3-49页 |
·QFII对台湾证券市场的开放效应 | 第43-45页 |
·QFII在台湾证券市场的投资分析 | 第43-44页 |
·评价 | 第44-45页 |
·QFII在韩国证券市场开放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QFII在韩国的发展状况 | 第45-46页 |
·评价 | 第46-47页 |
·FII对印度证券市场的促进 | 第47-49页 |
·FII在印度的总体状况 | 第47页 |
·评价 | 第47-49页 |
第四章 QFII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效应综合性分析 | 第49-64页 |
·我国实施QFII的市场背景 | 第49-50页 |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 第50-52页 |
·我国开放证券市场路径选择--实施QFII的合理性 | 第52-54页 |
·实施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效应分析 | 第54-64页 |
·宏观方面 | 第54-60页 |
·微观方面 | 第60-64页 |
第五章 我国实施QFII管理目标和措施 | 第64-72页 |
·我国实施QFII的管理目标 | 第64-67页 |
·我国监管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64-65页 |
·影响QFII投资行为的因素 | 第65-66页 |
·有效监管的目标 | 第66-67页 |
·我国对QFII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