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项目概要 | 第1-18页 |
1.1 项目发起及市场基础 | 第12-13页 |
1.2 融资策略及财务判断 | 第13-14页 |
1.2.1 资金需求及融资策略 | 第13-14页 |
1.2.2 财务判断 | 第14页 |
1.3 政府支持 | 第14-15页 |
1.4 开发思路及实施要点 | 第15-16页 |
1.5 公司组织及管理团队 | 第16页 |
1.6 成功关键因素和风险对策 | 第16-18页 |
1.6.1 成功关键因素 | 第16页 |
1.6.2 风险及对策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项目的发起及特色 | 第18-41页 |
2.1 创意产生 | 第18-23页 |
2.1.1 马祖文化资源开发 | 第18-20页 |
2.1.2 什邡旅游资源整合与提炼 | 第20页 |
2.1.3 什邡政府“城市经营”凸现的机遇 | 第20-21页 |
2.1.4 什邡成都高速通道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21-22页 |
2.1.5 旅游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 | 第22-23页 |
2.2 什邡概况及旅游资源 | 第23-34页 |
2.2.1 概况及区位 | 第23-24页 |
2.2.2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4-26页 |
2.2.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6页 |
2.2.4 旅游资源 | 第26-34页 |
2.3 项目特色 | 第34-41页 |
2.3.1 马祖文化资源开发的合理性 | 第34页 |
2.3.2 禅宗资源开发的先发性 | 第34-35页 |
2.3.3 旅游产品组合的完整性 | 第35页 |
2.3.4 目标市场的广阔性 | 第35-36页 |
2.3.5 开发建设的合力性 | 第36-37页 |
2.3.6 赢利模式的巧妙性 | 第37-39页 |
2.3.7 延伸开发的持续性 | 第39页 |
2.3.8 多种价值的统一性 | 第39-41页 |
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与预测 | 第41-64页 |
3.1 市场分析 | 第41-59页 |
3.1.1 旅游市场基本状况 | 第41-44页 |
3.1.2 需求分析 | 第44-54页 |
3.1.3 供给分析 | 第54-59页 |
3.2 竞合分析 | 第59-60页 |
3.2.1 竞合者分析 | 第59页 |
3.2.2 竞合战略 | 第59-60页 |
3.3 目标市场选择 | 第60页 |
3.4 市场预测 | 第60-63页 |
3.4.1 旅游项目 | 第60-63页 |
3.4.2 商业地产市场预测 | 第63页 |
3.5 本项目最大服务容量 | 第63-64页 |
第四部分 总体开发思路与原则 | 第64-66页 |
4.1 总体开发思路 | 第64页 |
4.2 项目进度安排 | 第64-65页 |
4.3 项目开发原则 | 第65-66页 |
4.3.1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第65页 |
4.3.2 形神交融原则 | 第65页 |
4.3.3 市场导向原则 | 第65页 |
4.3.4 持续创新原则 | 第65页 |
4.3.5 差异化原则 | 第65-66页 |
4.3.6 滚动开发原则 | 第66页 |
4.3.7 产业经济原则 | 第66页 |
4.3.8 区域协同发展原则 | 第66页 |
第五部分 营销战略与策略 | 第66-80页 |
5.1 营销战略规划 | 第66-68页 |
5.2 营销组合策略规划 | 第68-80页 |
5.2.1 产品策略 | 第68-74页 |
5.2.2 价格策略 | 第74-76页 |
5.2.3 渠道策略 | 第76-77页 |
5.2.4 促销策略 | 第77-80页 |
第六部分 建设规划 | 第80-94页 |
6.1 项目空间规划 | 第80-81页 |
6.1.1 空间概述 | 第80页 |
6.1.2 空间布局 | 第80页 |
6.1.3 消费线路设计 | 第80-81页 |
6.1.4 空间开发顺序 | 第81页 |
6.2 体验氛围营造 | 第81-83页 |
6.2.1 整体氛围定位 | 第81页 |
6.2.2 景观营造 | 第81-82页 |
6.2.3 气氛营造 | 第82-83页 |
6.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第83-87页 |
6.3.1 主题宾馆(觉悟客舍) | 第83页 |
6.3.2 餐饮 | 第83-85页 |
6.3.3 休闲娱乐 | 第85-87页 |
6.3.4 商店 | 第87页 |
6.4 商业房地产规划 | 第87-88页 |
6.4.1 建设规模 | 第87-88页 |
6.4.2 建筑结构与风格 | 第88页 |
6.5 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规划 | 第88-94页 |
6.5.1 交通 | 第88-89页 |
6.5.2 给排水 | 第89页 |
6.5.3 能源 | 第89-90页 |
6.5.4 通信、邮政 | 第90页 |
6.5.5 银行 | 第90-91页 |
6.5.6 环保 | 第91-93页 |
6.6.7 形象展示(宣广) | 第93页 |
6.6.8 消费指引 | 第93-94页 |
第七部分 融资及财务管理 | 第94-99页 |
7.1 投资额分析 | 第94页 |
7.1.1 投资估算依据 | 第94页 |
7.1.2 投资估算 | 第94页 |
7.2 资金筹措分析 | 第94-95页 |
7.2.1 可能的资金来源 | 第94页 |
7.2.2 可能的筹措方案 | 第94页 |
7.2.3 资金需求及筹资方案 | 第94-95页 |
7.3 销售收入分析 | 第95-96页 |
7.3.1 销售收入估算依据 | 第95页 |
7.3.2 销售收入估算 | 第95-96页 |
7.4 成本费用估算 | 第96-97页 |
7.5 财务报表 | 第97页 |
7.6 投资回报分析 | 第97页 |
7.7 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 第97-98页 |
7.8 财务杠杆和股东收益率 | 第98页 |
7.9 综合财务分析及财务决策 | 第98-99页 |
第八部分 项目公司与人力资源规划 | 第99-113页 |
8.1 项目公司 | 第99-102页 |
8.1.1 公司名称 | 第99页 |
8.1.2 注册地址 | 第99页 |
8.1.3 办公地址 | 第99页 |
8.1.4 注册资本 | 第99页 |
8.1.5 股东及股本结构 | 第99页 |
8.1.6 重要股东简介 | 第99-101页 |
8.1.7 经营范围设定 | 第101页 |
8.1.8 公司愿景 | 第101-102页 |
8.1.9 经营理念 | 第102页 |
8.2 组织结构 | 第102-103页 |
8.2.1 组织机构设置说明 | 第102-103页 |
8.2.2 组织机构设置 | 第103页 |
8.3 团队管理成员及职责简介 | 第103-107页 |
8.4 人力资源管理 | 第107-113页 |
8.4.1 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 第107-108页 |
8.4.2 薪酬设计 | 第108-109页 |
8.4.3 约束和激励机制 | 第109-113页 |
第九部分 “西川佛都”景区全面质量管理规划 | 第113-119页 |
9.1 “西川佛都”景区质量方针和顾客满意度目标规划 | 第113页 |
9.1.1 质量方针 | 第113页 |
9.1.2 满意度目标 | 第113页 |
9.2 “西川佛都”景区质量管理指导思想 | 第113页 |
9.3 “西川佛都”景区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 第113-119页 |
9.3.1 入苑接待 | 第113-114页 |
9.3.2 景点管理和服务 | 第114页 |
9.3.3 景观质量管理 | 第114页 |
9.3.4 景区环境卫生管理 | 第114-115页 |
9.3.5 景区主题活动的策划和管理 | 第115页 |
9.3.6 导游服务管理 | 第115页 |
9.3.7 导向服务管理 | 第115-116页 |
9.3.8 购物、餐饮服务管理 | 第116页 |
9.3.9 安全管理 | 第116页 |
9.3.10 应急医疗管理 | 第116-117页 |
9.3.11 顾客抱怨及投诉处理 | 第117-119页 |
参考资料 | 第119-122页 |
说明与致谢 | 第122-124页 |
附件 | 第124-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