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热解特性研究及热解特性神经网络预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引言 | 第8页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征 | 第8-10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 | 第8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 | 第8-9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 第9-10页 |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 第10-11页 |
·垃圾热解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本文的工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垃圾组分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模型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本文的实验装置系统及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实验系统的标定 | 第21-22页 |
·垃圾热解模型及单组分热解特性 | 第22-28页 |
·垃圾单组分热解特性 | 第22-25页 |
·热解模型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混合垃圾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 第31-45页 |
·引言 | 第31页 |
·混合垃圾热解特性 | 第31-40页 |
·组分成分相似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 | 第31-34页 |
·组分成分不相似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 | 第34-38页 |
·组分比例对混合物热解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加权得到的混合物热解特性的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垃圾热解特性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45-66页 |
·引言 | 第45页 |
·原始的BP算法 | 第45-49页 |
·信息的正向传递 | 第46页 |
·误差的反向传播 | 第46-48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程序解算过程 | 第48-49页 |
·BP算法局部极值产生原因 | 第49页 |
·BP算法的改进 | 第49-50页 |
·BP网络预测系统的建模过程 | 第50-54页 |
·节点激励函数的选择 | 第51-52页 |
·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的设置 | 第52-53页 |
·学习速率 | 第53页 |
·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改进 | 第53-54页 |
·垃圾热解特性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54-56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以及样本数据 | 第55-56页 |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56页 |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效果 | 第56-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总结 | 第66-67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