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与小麦的根部入侵真菌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1 前言 | 第6-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 ·甘肃庆阳地区轮作模式 | 第7-8页 |
| ·苜蓿、小麦的根部入侵真菌 | 第8-13页 |
| ·根部入侵真菌种数 | 第8-10页 |
| ·根部入侵真菌的致病性 | 第10-13页 |
| ·影响真菌侵入苜蓿、小麦根部的若干因素 | 第13-16页 |
| ·生育期 | 第13-14页 |
| ·肥料 | 第14-15页 |
| ·前茬作物 | 第15-16页 |
| ·常用的致病性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 ·种子接种法 | 第16页 |
| ·土壤接种法 | 第16页 |
| ·根部接种法 | 第16-17页 |
| ·豆科与禾本科根部入侵真菌交叉侵染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18-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试验前土壤养分含量 | 第19-20页 |
| ·供试种子 | 第20页 |
| ·田间管理 | 第20-21页 |
| ·取样 | 第21页 |
| ·苜蓿、小麦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 | 第21-22页 |
| ·真菌的鉴定 | 第22页 |
| ·根部入侵真菌致病性的测定 | 第22-24页 |
| ·真菌菌种的储备 | 第22页 |
| ·根部入侵真菌对苜蓿致病性的测定 | 第22-24页 |
| ·根部入侵真菌对小麦致病性的测定 | 第24页 |
| ·资料统计与分析 | 第24页 |
| 4 结果 | 第24-40页 |
| ·轮作一年后各处理小区的土壤养分含量 | 第24页 |
| ·苜蓿侧根入侵真菌 | 第24-26页 |
| ·小麦根部入侵真菌 | 第26-31页 |
|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部入侵真菌 | 第26-30页 |
| ·施肥处理小区小麦根部入侵真菌 | 第30页 |
| ·休闲处理小区小麦根部入侵真菌 | 第30-31页 |
| ·苜蓿、小麦根部入侵真菌比较 | 第31-33页 |
| ·苜蓿、小麦根部主要入侵真菌的致病力 | 第33-40页 |
| ·苜蓿侧根分离的主要入侵真菌的致病力 | 第33-36页 |
| ·小麦根部分离的主要入侵真菌的致病力 | 第36-40页 |
| 5 讨论 | 第40-43页 |
| 6 小结 | 第43-44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 英文摘要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