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22页 |
·嗜水气单胞菌 | 第9-13页 |
·外毒素 | 第10-11页 |
·菌毛和S层蛋白 | 第11页 |
·外膜蛋白 | 第11-12页 |
·胞外蛋白酶 | 第12-13页 |
·外膜蛋白及其基因 | 第13-16页 |
·ompA蛋白 | 第13-14页 |
·微孔蛋白 | 第14-15页 |
·脂蛋白 | 第15-16页 |
·微量蛋白 | 第16页 |
·外膜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 | 第16页 |
·鱼用疫苗的研究 | 第16-22页 |
·鱼用疫苗的发展和分类 | 第16-18页 |
·ISCOMs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现状 | 第19-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1 材料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8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ISCOMs的研制 | 第22-23页 |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的制备 | 第22-23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的制备 | 第23页 |
·免疫、采血与攻毒 | 第23页 |
·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 | 第23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嗜水气单胞菌L316DNA的抽提 | 第23-24页 |
·PCR扩增 | 第24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4页 |
·连接 | 第24页 |
·大肠杆菌DH5α,BL21感受态的制备 | 第24-25页 |
·CaCl_2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 | 第25页 |
·酶切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克隆 | 第25页 |
·插入片段的序列测序 | 第25页 |
·DNA序列和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25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 第25-28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26页 |
·重组pGEM-T载体质粒的抽提 | 第25-26页 |
·酶切 | 第26页 |
·连接 | 第26页 |
·CaCl_2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 | 第26页 |
·酶切鉴定重组子 | 第26页 |
·CaCl_2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 | 第26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检测 | 第26-28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鼠抗血清的制备 | 第26页 |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 第26页 |
·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 | 第26-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1 主要外膜蛋白(MOMP)及主要外膜蛋白免疫刺激物(MOMP-ISCOMs) | 第28-29页 |
2 免疫保护试验结果 | 第29页 |
3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omp)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9-30页 |
4 PCR扩增和质粒的鉴定 | 第30-31页 |
5 DNA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6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编码蛋白质分析 | 第33-35页 |
7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1 嗜水气单胞菌MOMP-ISCOMs的制备 | 第36页 |
2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36-37页 |
3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