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仿真器论文

数字信道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5页
 §1.1 课题建立的背景第13页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数字信道及其传输第15-32页
 §2.1 概述第15-16页
 §2.2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第16-21页
     ·基带信号第16-17页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第17-18页
     ·传输系统的质量评估第18-19页
     ·数字传输的损伤传递第19-21页
 §2.3 误码第21-27页
     ·误码定义第21-22页
     ·误码的产生第22-24页
     ·误码的影响第24-25页
     ·误码的度量第25-27页
 §2.4 抖动和漂移第27-31页
     ·定义第27-28页
     ·抖动量第28页
     ·抖动的单位第28-29页
     ·抖动的产生与影响第29-30页
     ·漂移的产生和影响第30-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第32-49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误码的模拟第32-41页
     ·设计实现的基本功能第32-33页
     ·实现原理第33-39页
     ·电路组成第39-40页
     ·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原理第40-41页
 §3.3 抖动和漂移的模拟第41-48页
     ·概述第41页
     ·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第41-44页
     ·电路实现方法第44-48页
 §3.4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数字信道模拟器平台的总体设计第49-59页
 §4.1 模拟器平台设计概述第49页
 §4.2 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第49-54页
     ·系统设计原理第49-50页
     ·DSP模块第50-51页
     ·CPLD逻辑控制模块第51-53页
     ·存储器模块第53-54页
     ·I/O接口模块第54页
 §4.3 硬件设计的重点技术第54-56页
     ·充分利用核心芯片的特性第54-55页
     ·系列标准协议的理解与实现第55页
     ·采用CPLD技术实现异步串行通信第55-56页
 §4.4 系统的软件实现第56-58页
 §4.5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数字信道接口的设计第59-76页
 §5.1 概述第59页
 §5.2 串行接口电路的设计第59-68页
     ·引言第59-60页
     ·主要的串口通信协议的简单介绍第60-61页
     ·各类数字接口及其信号线定义第61-62页
     ·传统的多协议串口通信电路实现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第62-63页
     ·使用多协议串口芯片实现串口通信第63-68页
 §5.3 数字网络接口建议G.703第68-71页
     ·G.703建议简述第68-69页
     ·MT9075B芯片介绍第69-70页
     ·G.703接口的设计与实现第70-71页
 §5.4 UART的设计第71-75页
     ·引言第71页
     ·功能概述第71-72页
     ·整体结构及各部分功能详述第72-73页
     ·仿真结果第73-75页
 §5.5 小结第75-76页
结束语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初中英语课堂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湖南省电力线路器材厂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