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珠江西江河口水质状况与赤潮的快捷预测方法研究

1. 前言第1-1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22页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第11-17页
  2.1.1 西江河口区的水文特徵和主要优势浮游植物第12-14页
  2.1.2 2000年西江河口水域主要浮游植物初步观察第14-15页
  2.1.3 西江河口水质跨境污染的现状第15-16页
  2.1.4 西江河口近岸海域无机氮的污染状况第16-17页
 2.2 研究材料第17-18页
  2.2.1 监测点第17页
  2.2.2 时间安排的采样频率第17页
  2.2.3 采样方法第17-18页
  2.2.4 测定指标第18页
 2.3 测定方法第18-22页
  2.3.1 叶绿素的测定程序第18-19页
  2.3.2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程序第19-20页
  2.3.3 铵氮次氯酸钠比色法第20页
  2.3.4 总悬浮固体量第20-21页
  2.3.5 电导率和盐度第21页
  2.3.6 溶解无机磷第21页
  2.3.7 单筒显微镜定性观察浮游植物第21-22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2-43页
 3.1 西江河口水域区水生态系统中氮营养盐变化与赤潮发生的关联性研究第22-29页
  3.1.1 三氮营养性污染参数第22-25页
  3.1.2 三氮化学测定方法的比较第25-27页
  3.1.3 各监测点在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跨年度铵氮的变化第27-29页
 3.2 水浮莲生物污染与赤潮发生的关联性第29-33页
  3.2.1 2001年1月至2001年11月对水浮莲与赤潮关系现像初步观察分析第30-33页
 3.3 水体叶绿素含量、化学需氧量、悬浮固体量与赤潮发生的关联性第33-43页
  3.3.1 固体悬浮物与水体叶绿素含量(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第34-37页
  3.3.2 河口化学需氧量与硅藻骨条藻赤潮的关系分析第37-39页
  3.3.3 西江河口浮游植物的初步调查第39-40页
  3.3.4 影响西江河口水域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第40-43页
4. 讨论第43-48页
 4.1 二氮营养盐参数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选择讨论第43-44页
 4.2 河口化学需氧量与硅藻骨条藻赤潮发生的关联性第44页
 4.3 叶绿素含量变化与裸甲藻赤潮发生的关联性第44页
 4.4 西江河口秋冬季节浮游植物状况调查第44-46页
 4.5 南中国海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治理的建议第46-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态性与有性态诱导
下一篇: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