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试行大学院制的历史背景 | 第1-16页 |
(一) 社会政治背景 | 第8-13页 |
1、 国民党“四老”在清党中的合作 | 第8-11页 |
2、 蔡元培的政治倾向 | 第11-13页 |
3、 学习法国的共同愿望 | 第13页 |
(二) 蔡元培的民主教育理念及大学院实行的教育背景 | 第13-16页 |
1、 蔡元培的民主教育理念 | 第13-15页 |
2、 清末以来教育管理部门的演变 | 第15-16页 |
二、 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的兴衰 | 第16-21页 |
(一) 大学院的设立及特点 | 第16-17页 |
(二) 主要改革措施 | 第17-19页 |
(三) 实行大学区制 | 第19-21页 |
三、 大学院制的基本理念与国民党三民主义教育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 第21-25页 |
(一) “五四”之后,教育宗旨的演变 | 第21页 |
(二) 国民党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 第21-23页 |
(三) 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弊端 | 第23-25页 |
四、 大学院制失败及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一) 大学院制被取消的根本原因 | 第25-27页 |
(二) 党派纷争加速失败 | 第27-28页 |
(三) 大学区制被取消及原因 | 第28-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