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实验论文 福建汉族和畲族人群抗原加工相关运载体基因多态性比较研究 | 第1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31页 |
1 主要试剂 | 第9-11页 |
1.1 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提取部分 | 第9页 |
1.2 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PCR部分 | 第9-10页 |
1.3 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部分 | 第10-11页 |
2 主要器械及耗材 | 第11页 |
3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2-17页 |
4.1 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提取-碘化钠法 | 第12页 |
4.2 ARMS-PCR检测TAP1333、637,TAP2379、565、665位点多态性 | 第12-15页 |
4.3 PCR-RFLP检测TAP2 651位点的多态性 | 第15-17页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3页 |
1 ARMS-PCR检测单个样本TAP1333、637,TAP2379、565、665五个位点多态性2%琼脂糖电泳结果 | 第18-19页 |
2 PCR-RFLP检测TAP2651位点 | 第19-21页 |
2.1 PCR扩增TAP2651位点特异性DNA片段,PCR产物电泳结果 | 第19页 |
2.2 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9%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19-20页 |
3 福建汉族与畲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 | 第20-21页 |
4 福建汉族与畲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 | 第21-22页 |
5 福建汉族与畲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单倍体型频率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7页 |
1 TAP分子及其基因多态性 | 第23-24页 |
2 TAP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3 不同人群或民族间TAP基因多态性的表现。 | 第25-26页 |
4 福建汉族与畲族人群TAP基因多态性表现及其与其他人群的比较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的研究进展 | 第31-42页 |
一 TAP基因多态性表现及其检测方法 | 第31-34页 |
1 TAP基因位置与多态性表现 | 第31-32页 |
2 TAP基因的人群分布多态性表现 | 第32-33页 |
3 TAP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二 TAP的功能 | 第34-36页 |
1 TAP分子的基本结构 | 第34-35页 |
2 TAP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和转运 | 第35页 |
3 TAP的底物特异性 | 第35页 |
4 抗原肽从TAP到MHC-I的装载 | 第35-36页 |
三 TAP基因与疾病的关联 | 第36-38页 |
1 TAP与感染性疾病 | 第36-37页 |
2 TAP与自身免疫病 | 第37页 |
3 TAP与肿瘤 | 第37-38页 |
四 结语 | 第38-39页 |
五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