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 第1-12页 |
| 1 小波变换发展概述 | 第8-9页 |
| 2 图像压缩编码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 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小波变换理论及多分辨分析 | 第12-25页 |
| 1.1 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加窗傅里叶变换 | 第12-14页 |
| 1.2 连续小波变换 | 第14-16页 |
| 1.3 连续小波的离散化及二进小波变换 | 第16-19页 |
| 1.4 多分辨分析理论与小波的分解与重构 | 第19-23页 |
| 1.5 章节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小波基与滤波器组构造研究 | 第25-39页 |
| 2.1 正交小波基与滤波器组 | 第25-28页 |
| 2.2 双正交小波与双正交小波变换 | 第28-30页 |
| 2.3 紧支集双正交小波基的构造 | 第30-35页 |
| 2.4 镜像滤波器收敛到小波的条件的研究 | 第35-38页 |
| 2.5 章节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小波基的选择问题的研究 | 第39-45页 |
| 3.1 小波基选择时考虑的几个因素 | 第39-44页 |
| 3.2 章节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脸部图像小波变换后各子带图像的特征及系数分布分析 | 第45-51页 |
| 4.1 脸部图像编码要求 | 第45页 |
| 4.2 图像小波分解及小波分解后图像特征 | 第45-47页 |
| 4.3 小波变换后小波系数分析 | 第47-50页 |
| 4.4 章节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图像的编码研究 | 第51-65页 |
| 5.1 传统编码方法的介绍 | 第51-53页 |
| 5.2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编码方案 | 第53-64页 |
| 5.3 章节小结 | 第64-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