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当前条件下如何建立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 | 第8-12页 |
1.1 风险投资业务的本质 | 第8-9页 |
1.2 风险投资机制的内涵 | 第9-10页 |
1.2.1 市场化的筹集资金机制 | 第9页 |
1.2.2 市场化的选项和投资决策机制 | 第9页 |
1.2.3 项目监管和止损机制 | 第9页 |
1.2.4 风险补偿机制 | 第9-10页 |
1.2.5 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 第10页 |
1.3 风险投资运作的内部机制 | 第10页 |
1.4 机制的建立要从产权结构入手 | 第10-12页 |
第二部分 风险投资业务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 第12-14页 |
第三部分 风险投资业务中如何应对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问题 | 第14-17页 |
3.1 法律适用问题 | 第14页 |
3.2 合同条款问题 | 第14-17页 |
3.2.1 保护小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席位及表决权安排条款 | 第14-15页 |
3.2.2 体现公平原则的关联股东投票回避制度 | 第15页 |
3.2.3 确保原始投资人利益的反摊薄条款 | 第15页 |
3.2.4 保证风险资本流动性的回购条款 | 第15-17页 |
第四部分 如何进行项目评估 | 第17-19页 |
4.1 对人的考察和判断是风险投资选项评估要素中最重要的一条 | 第17页 |
4.2 项目技术性要素的选择以技术的先进性和独占性为主要考核指标,而不注重追求高新技术中的“高” | 第17页 |
4.2.1 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独占性 | 第17页 |
4.2.2 考察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和能力 | 第17页 |
4.3 项目市场潜力分析是创业投资选项又一个基本要素 | 第17-18页 |
4.4 管理出效益 | 第18-19页 |
第五部分 如何避免投资工程中的“陷阱” | 第19-21页 |
5.1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19页 |
5.2 投资机构的所有者和项目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19-21页 |
第六部分 如何为所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 第21-23页 |
6.1 经营服务 | 第21页 |
6.2 信息咨询 | 第21页 |
6.3 形象设计 | 第21页 |
6.4 公共关系 | 第21页 |
6.5 融资安排 | 第21页 |
6.6 上市策划 | 第21-23页 |
第七部分 如何合理安排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结构 | 第23-26页 |
7.1 财务结构的内涵 | 第23页 |
7.2 合理安排财务结构的原则 | 第23-24页 |
7.2.1 金融工具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7.2.2 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 | 第24页 |
7.2.3 交易价格定位原则 | 第24页 |
7.3 治理结构的安排 | 第24-26页 |
7.3.1 激励机制 | 第25页 |
7.3.2 约束机制 | 第25-26页 |
第八部分 帮助所投资企业策划上市 | 第26-28页 |
8.1 良好的经营盈利指标及增长前景 | 第27页 |
8.2 独立经营能力 | 第27页 |
8.3 消除同业竞争 | 第27页 |
8.4 避免关联交易 | 第27页 |
8.5 股份制改组,产权划分明确 | 第27页 |
8.6 制订明确的发展计划 | 第27-28页 |
第九部分 创业家应怎样编写商业计划书 | 第28-30页 |
9.1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 第28页 |
9.2 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 第28页 |
9.3 详尽的市场分析 | 第28-29页 |
9.4 准确真实的历史财务报告 | 第29页 |
9.5 客观的财务预测 | 第29页 |
9.6 明确的投资回收方式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