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通信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绪论 | 第13-2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8页 |
| ·无线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 第13-14页 |
| ·MIMO及空时编码 | 第14-18页 |
| ·时变线性变换技术 | 第18-19页 |
| ·LDPC编码 | 第19-20页 |
| ·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加密技术 | 第20-22页 |
| ·MIMO与扩频通信 | 第22-25页 |
| ·MIMO与CDMA | 第22-24页 |
| ·空时快跳频通信系统 | 第24-25页 |
|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内容安排 | 第25-2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5-28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28-29页 |
| 2 MIMO及密码理论基础 | 第29-47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MIMO系统基础 | 第29-33页 |
| ·MIMO系统模型 | 第29-31页 |
| ·MIMO系统容量 | 第31-32页 |
| ·随机信道的MIMO系统容量 | 第32-33页 |
| ·空时编码的性能分析 | 第33-38页 |
| ·慢衰落信道下MIMO系统的错误概率 | 第35-37页 |
| ·快衰落信道下MIMO系统的错误概率 | 第37-38页 |
| ·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 第38-40页 |
| ·慢瑞利衰落信道下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 第38-39页 |
| ·快瑞利衰落信道的空时码设计准则 | 第39-40页 |
| ·主要的空时编码方法 | 第40-43页 |
| ·空时分组码 | 第40-41页 |
| ·空时网格码 | 第41-42页 |
| ·分层空时码 | 第42-43页 |
| ·通信系统中的加密技术 | 第43-46页 |
| ·密码系统的定义和要求 | 第44-45页 |
| ·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3 带有TVLT的空时编码通信系统 | 第47-89页 |
| 概述 | 第47页 |
| ·带有TVLT的系统框架 | 第47-60页 |
| ·时变线性变换的定义 | 第49-52页 |
| ·TVLT对信道的影响 | 第52页 |
| ·TVLT的性质 | 第52-56页 |
| ·TVLT与空时码编码增益的关系 | 第56-60页 |
| ·构造LDPC好码 | 第60-80页 |
| ·LDPC码的定义 | 第60-61页 |
| ·LDPC码的二部图表示 | 第61-62页 |
| ·规则LDPC码和非规则LDPC码 | 第62-63页 |
| ·规则LDPC码的最小汉明距离 | 第63-66页 |
| ·LDPC码校验矩阵的设计要求 | 第66-67页 |
| ·LDPC码和Turbo码的比较 | 第67-69页 |
| ·一类准循环LDPC码——Tanner码 | 第69-71页 |
| ·Tanner码中的四环 | 第71-7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6-80页 |
| ·具有TVLT的LDPC-MIMO系统 | 第80-87页 |
| ·LDPC-TVLT-MIMO联合系统结构 | 第81-82页 |
| ·联合检测/解码算法 | 第82-85页 |
| ·系统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85-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4 基于TVLT的无线保密通信系统 | 第89-116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在TVLT中联合使用公钥密码和流密码 | 第89-100页 |
| ·移动通信常规加密技术 | 第89-91页 |
| ·TVLT中的酉阵 | 第91-96页 |
| ·多重流密码 | 第96-97页 |
| ·基于混沌的随机数发生器 | 第97-99页 |
| ·ELGamal加密算法 | 第99-100页 |
| ·TVLT-MIMO保密系统工作流程 | 第100-106页 |
|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106-111页 |
| ·加密流程安全性分析 | 第106-110页 |
| ·系统安全性的进一步讨论 | 第110-111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1-115页 |
| ·小结 | 第115-116页 |
| 5 空时编码扩频通信系统 | 第116-149页 |
| 概述 | 第116页 |
| ·MIMO CDMA系统中的预编码 | 第116-124页 |
| ·MIMO预编码系统模型 | 第117-118页 |
| ·MIMO预编码方案的理论性能 | 第118-122页 |
| ·多用户预编码算法及误码率分析 | 第122-123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23-124页 |
| ·简化的空时Rake接收机 | 第124-137页 |
| ·智能天线结构及MIMO子扇区 | 第125-130页 |
| ·空时Rake接收机中的信号处理 | 第130-132页 |
| ·空间权重计算 | 第132-133页 |
| ·空时Rake接收机特性 | 第133-13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35-137页 |
| ·空时快跳频通信系统 | 第137-148页 |
| ·MIMO快跳频系统发射机与信道模型 | 第138-140页 |
| ·MIMO快跳频系统接收机结构 | 第140-142页 |
| ·广义宽间隔跳频序列 | 第142-14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45-148页 |
| ·小结 | 第148-149页 |
| 6 结论 | 第149-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2-160页 |
| 附录 A | 第160-16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63-16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