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胞周期及凋亡网络的模型建立与模拟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细胞周期网络建模 | 第17-26页 |
| ·细胞周期网络生物机理 | 第17-18页 |
| ·采用微分方程组建立细胞周期网络模型 | 第18-23页 |
| ·可伸缩时钟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细胞周期网络模拟仿真分析 | 第26-47页 |
| ·验证细胞周期网络的生物机理 | 第26-42页 |
| ·发现mir-16 家族靶因子的正协同作用 | 第42-43页 |
| ·发现mir-16 家族相关细胞周期系统的饱和性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细胞凋亡网络建模 | 第47-56页 |
| ·细胞凋亡网络生物机理 | 第47-49页 |
| ·细胞凋亡网络与细胞周期网络的数学模型建立 | 第49-53页 |
| ·E2F与p53 相互通路的稳态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细胞凋亡网络的模拟仿真分析 | 第56-65页 |
| ·验证细胞凋亡网络的生物机理 | 第56-58页 |
| ·P53 与E2F共同影响细胞状态 | 第58-61页 |
| ·p53 与E2F负反馈环模型的暂态模拟研究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