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背景资料 | 第10-11页 |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西维来司钠的化学结构与性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第12-13页 |
2 西维来司钠的合成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3 西维来司钠的合成 | 第16-32页 |
·实验部分 | 第16-17页 |
·原料来源及规格 | 第16-17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7页 |
·西维来司钠制备工艺流程 | 第17-19页 |
·N-(2 硝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A)的工艺流程 | 第17页 |
·N-(2-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B)的工艺流程 | 第17-18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酸钠(C)的工艺流程 | 第18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氯(D)的工艺流程 | 第18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甘氨酸苄酯(E)的工艺流程 | 第18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F)的工艺流程 | 第18-19页 |
·西维来司钠成品(G)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19页 |
·西维来司钠精制方法工艺流程 | 第19页 |
·西维来司钠合成工艺 | 第19-28页 |
·(1)N-(2-硝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A)的制备 | 第19-20页 |
·N-(2-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B)的制备 | 第20-21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酸钠(C)的制备 | 第21-22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氯(D)的制备 | 第22-23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甘氨酸苄酯(E)的制备 | 第23-26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F) | 第26页 |
·西维来司钠成品(G)的制备 | 第26-27页 |
·西维来司钠的精制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N-(2-硝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A) | 第28页 |
·N-(2-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B) | 第28-29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酸钠(C) | 第29页 |
·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氯(D) | 第29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E) | 第29-30页 |
·N-[邻-(对三甲基乙酰氧基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F) | 第30页 |
·西维来司钠成品(G) | 第30-31页 |
·西维来司钠总收率 | 第31页 |
·三废处理 | 第31-32页 |
4 西维来司钠结构确证 | 第32-44页 |
·理化特性. | 第32页 |
·元素分析 | 第32页 |
·红外吸收光谱(IR) | 第32-34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4-36页 |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第36-39页 |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DEPT 谱 | 第39-40页 |
·质谱 | 第40-43页 |
·综合解析 | 第43-44页 |
5 西维来司钠综述 | 第44-50页 |
·药效学研究 | 第44-45页 |
·作用机制 | 第44页 |
·主要药效学研究 | 第44-45页 |
·一般药理学研究 | 第45页 |
·毒理学研究 | 第45-46页 |
·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6-47页 |
·动物药代动力学 | 第46页 |
·人体药代动力学 | 第46-47页 |
·使用说明及不良反应 | 第47-50页 |
·适应症与用法用量 | 第47页 |
·不良反应 | 第47-48页 |
·禁忌症 | 第48页 |
·注意事项 | 第48页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第48-49页 |
·儿童用药 | 第49页 |
·药物相互作用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