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背景和来源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 ·矿井提升设备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矿山提升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2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16-39页 |
| ·提升机的类型 | 第16页 |
|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 ·JK 系列双滚筒提升机主轴装置的基本结构 | 第18-20页 |
|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卷筒的设计计算 | 第20-35页 |
| ·卷筒的结构及其失效形式 | 第20-22页 |
| ·卷筒的外载荷及筒壳变形微分方程 | 第22-30页 |
| ·钢丝绳拉力降低系数 | 第30-33页 |
| ·筒壳的强度计算 | 第33-35页 |
| ·主轴的设计计算 | 第35-38页 |
| ·主轴的结构 | 第36页 |
| ·主轴的载荷 | 第36-37页 |
| ·主轴的计算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3 有限元基础理论及几种CAE 软件介绍 | 第39-48页 |
| ·有限元法基本介绍 | 第39-42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39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9-42页 |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42-44页 |
| ·概述 | 第42-43页 |
| ·ANSYS 特点与主要功能 | 第43-44页 |
| ·ANSYS 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 第44页 |
| ·HyperMesh 软件介绍 | 第44-46页 |
| ·概述 | 第44-45页 |
| ·HyperMesh 特点及主要功能 | 第45-46页 |
| ·OptiStruct 软件介绍 | 第46-47页 |
| ·概述 | 第46页 |
| ·OptiStruct 特点及主要功能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几种典型工况下主轴装置应力应变场数值分析 | 第48-65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49-53页 |
| ·网格划分的前期工作 | 第49-50页 |
| ·卷筒部件的网格划分 | 第50-51页 |
| ·轴及各支轮的网格划分 | 第51-53页 |
| ·各零件间的装配连接 | 第53-54页 |
| ·工况的确定及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4-58页 |
| ·工况的确定 | 第54-55页 |
| ·约束的简化及施加 | 第55页 |
| ·载荷的计算及施加 | 第55-58页 |
| ·静力分析结果 | 第58-63页 |
| ·静力结果评价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卷筒上人孔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与研究 | 第65-78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基于有限元的形状优化的基本介绍 | 第65-66页 |
| ·概述 | 第65-66页 |
| ·形状优化设计在OptiStruct 中的实现 | 第66页 |
| ·人孔的结构改进设计 | 第66-77页 |
| ·人孔距卷筒中心距离的改变对人孔周边应力的影响 | 第67-70页 |
| ·人孔尺寸参数改变对人孔周边应力的影响 | 第70-74页 |
| ·人孔形状及个数对人孔周边应力的影响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8页 |
| ·对今后研究提出的建议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