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变角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自组装单分子膜第13-15页
     ·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和种类第14页
     ·自组装单分子膜成膜过程和影响因素第14-15页
   ·自组装单分子膜分析方法第15-17页
     ·电化学方法第15页
     ·显微镜测定方法第15-16页
     ·谱学方法第16页
     ·其它方法第16-17页
   ·红外光谱法第17-19页
     ·红外光谱第17-18页
     ·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第18-19页
     ·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的特点第19页
     ·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的应用第19页
   ·拉曼光谱法第19-23页
     ·拉曼散射效应第19-20页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技术第20-21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第21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增强机理第21-22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特点第22页
     ·SERS 在金属表面自组装单层膜上研究现状第22-23页
   ·振动量化计算第23-24页
     ·计算方法简介第23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3-24页
   ·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变角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法对光滑银表面6-巯基嘌呤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研究第26-36页
   ·前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试剂与仪器第27页
     ·银片表面处理和自组装膜的形成第27页
     ·变角入射偏振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实验第27-28页
   ·理论计算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6-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的差谱第28-30页
     ·固体和自组装膜红外反射吸收谱图的比较第30-33页
     ·入射角增大对红外强度的影响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2-巯基嘌呤自组装单分子膜在金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第36-47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金电极粗糙化处理第37页
     ·金电极表面自组装第37页
     ·Raman mapping 实验第37页
     ·原位拉曼光谱电化学实验第37页
     ·振动量化计算方法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酸性溶液中金上2MP 单分子层的SERS mapping 光谱第37-40页
     ·酸性Au/2MP 单分子层光谱电化学第40-41页
     ·碱性溶液中金上 2MP 单分子层的 SERS mapping 光谱第41-45页
     ·碱性Au/2MP 单分子层光谱电化学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均匀表面增强活性基底上孔雀石绿的SERS 研究第47-55页
   ·前言第47-48页
   ·实验部分第48-49页
     ·试剂与仪器第48页
     ·纳米金溶胶的合成第48页
     ·基底的制备第48-49页
     ·拉曼光谱实验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基底的表征第49-50页
     ·基底SERS 增强效应第50-51页
     ·基底SERS 均匀性和稳定性第51-53页
     ·不同浓度孔雀石绿分子的SERS 强度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L-组氨酸在粗糙银电极上的SERS 研究第55-60页
   ·实验部分第56页
     ·试剂与仪器第56页
     ·电极粗糙化第56页
     ·L-组氨酸自组装单层膜修饰银电极的制备第56页
     ·拉曼光谱实验第56页
   ·振动量化计算方法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L-组氨酸酸性溶液光谱第56-57页
     ·L-组氨酸在粗糙银表面自组装过程的SERS 光谱测定第57-58页
     ·L-组氨酸Raman 和SERS 峰归属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铯碱作用下炔硒(碲)醚的制备及二取代芳硫烯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下一篇:化学计量学三维数据解析法应用于医药分析和农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