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湘省学堂体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近代教育或体育制度研究 | 第11-12页 |
·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研究 | 第12-13页 |
·湖南区域史研究 | 第13-14页 |
·其它相关文献资料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5页 |
·实地调查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湘省学堂体育的背景 | 第17-26页 |
·社会背景 | 第17-20页 |
·民族危机加剧与军国民主义的勃兴 | 第17-18页 |
·新政改革的有力推动 | 第18-19页 |
·教会学校及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 | 第19-20页 |
·文化背景 | 第20-21页 |
·欧日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 | 第20页 |
·湖湘本土体育文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教育背景 | 第21-26页 |
·教育宗旨变革 | 第21-25页 |
·教育制度变革 | 第25-26页 |
第3章 湘省学堂体育的概貌 | 第26-38页 |
·湘省学堂教育机构与制度 | 第26-27页 |
·湘省学堂教育办学宗旨 | 第27-29页 |
·湘省学堂体育课程设置 | 第29-31页 |
·湘省学堂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教法 | 第31-33页 |
·湘省学堂体育师资配备 | 第33-36页 |
·湘省学堂体育场地设施 | 第36-38页 |
第4章 湘省学堂体育的特点 | 第38-44页 |
·时代性与交替性 | 第38-39页 |
·相对先进性与完整性 | 第39-40页 |
·单一性与仿照性 | 第40-41页 |
·差异性与阶段性 | 第41-42页 |
·初级性与不成熟性 | 第42-44页 |
第5章 湘省学堂体育的教育意义及局限性 | 第44-49页 |
·教育意义 | 第44-47页 |
·奠基湖南近代学校体育 | 第44页 |
·引入西方先进体育文化 | 第44-45页 |
·肇始体育师资培养 | 第45-46页 |
·确立体育课程地位 | 第46-47页 |
·形成体育教育体系 | 第47页 |
·局限性 | 第47-49页 |
·过度宣扬军国民体育思潮 | 第47-48页 |
·一度忽视传统体育文化 | 第48页 |
·全盘照搬外来体育文化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2 创新之处 | 第50页 |
3 研究局限 | 第50页 |
4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